认识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会读、写几时几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首先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从而发现时与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能准确地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准备了一个个谜语,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快速的猜出谜底,现在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谜语(请学生大声读一遍)
谜语
我有一个好朋友,
滴答滴答不停走,
叫我学习和休息,
真是我的好帮手。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谜底:钟表
生:钟表
师:那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时间)嗯,你们可真聪明,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时间。(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游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1.认识1分、几分
(1)认识钟面。
师:出示钟表图,屏幕上有什么呢?(时钟)现在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时钟,看看这个钟表上都有些什么呢?
要求:
①仔细观察钟面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②数一数钟面上的大格。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钟面上的小格。
(2)认识1分。
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课件聚焦钟面上的小格)是什么意思?
(3)认识几分。
①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
②(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或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④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⑤教师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依次指向1、2、3、4等刻度,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记忆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师生拿起钟面,将时间拨到12时,观察这时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
(2)学生从12时开始,在钟面学具上按顺时针方向边拨边读,教师可以选择几个时间检查学生是否手口一致。学生拨到12时30分,教师讲解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3)让学生继续将分针拨到12,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时钟面表示1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钟表,当分针从12开始走,经过一圈后,这时时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总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教师板书:1时=60分。
【设计意图】利用钟面学具拨一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分针所表示的意义,区别时针和分针的不同。让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准确理解“1时=60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读写时间
(1)课件出示例2的三个钟面图,让学生先独立读出时间,再尝试写出来。
(2)教师具体指导三种代表性时间:
第一幅图强调几时零几分的读写法;
第二幅图强调半时的两种读法;
第三幅图强调每当分针走过半时,时针会靠近下一个刻度,要认真加以区分。
(3)师生小结方法: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4)试读时间。
小游戏:你说我拨,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①出示例1主题图,尝试读出图中上课时间。
②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读写方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体会和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认读时间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看钟面认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的“做一做”后,在全班交流认读的方法。
2.表示作息时间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3.连一连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上充分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吧!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钟表的几时几分的读、写法了,知道了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
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那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你们会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干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