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了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及成为首霸的原因。
(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图片和相关文献史料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诸侯争霸。
2.难点: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的利与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温故知新:展示夏商周的兴亡:都城、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二)让同学讲述烽火戏诸侯故事,从而引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三)教师讲述东周的历史分期,过渡到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问题1: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问题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问题探究
(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
(2)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4.了解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
教师总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春秋时期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动荡时期。
(二)王室的衰微
1.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西周的分封制。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问题,小组交流,有疑问的做好标注。
问题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题2:周王室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疑难、板书。
(1)制度变化,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实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4.材料研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师生共同分析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板书: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王室衰微使得诸侯竞相争霸,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有什么关系?引入第三目“诸侯争霸”。
(三)诸侯争霸
1.设计导学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质疑。
问题1: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出现了哪些较大的诸侯国?
2.汇报交流答疑。
3.指导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回答问题: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呢?他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板书。
齐桓公:
(1)靠海,盛产鱼盐(资源丰富)。
(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富兵强)。
(3)尊王攘夷为号召(深得民心)。
5.材料研读,问题思考、探究交流:
材料1: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2: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多个诸侯国,而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
根据材料回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总结: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
三、课堂小结
春秋时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活动活跃,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春秋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西周的分封制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引起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但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
四、课后活动
讲述成语故事: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