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乘法含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3、能根据情景图列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学习难点:能根据情景图列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好吗?出示多媒体情境图。
2.观察画面。
师: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告诉其他的小朋友?
3. 生互相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1.摆图案游戏。
(1)(过渡)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游戏室里有一些小朋友围坐在桌子旁边,他们在干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课件。
师:原来他们在用小棒摆美丽的图案,你们会吗?你会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3)学生互说。
(4)小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能摆多少个图案。
(5)学生摆图案。
(6)师:摆好了吗?给同桌说一说,你摆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共用了几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到作业纸上。
(7)学生写算式。选3个不同的板书。
2.导入乘法。
师:观察这个长的加法算式。这么多数加在一起写的时候怎么样啊?(难、累)那如果100个这样的图案,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啊?(又难又累)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简短一些呢?
学生讨论,选有代表性的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说说自己的办法。
师:数一数这个算式里相同加数的个数,有多少个,用几个几可以表示这个算式,比一个一个地写简单多了,谁来用这种方法说说黑板上的这几个算式?你的作业纸上还有没有像这样的连加算式?那你也用这种方法说给同学听。
同桌互说。
师:刚才你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让这么长的加法算式变短了,那你们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表示的吗?数学家是这样表示的(板书11×3),这种表示方法就叫做乘法。(板书:乘法)看到这个乘法算式,你有什么要问的?
学生提问。
师:11和3之间的这个符号有哪个小朋友认识吗?对,它叫乘号。(板:乘号)它像不像我们打的叉叉啊?你觉得它还像什么?因为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一歪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在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
学生齐读。
师:谁来读读这个算式?
点名读。
师:11个3相加可以写成11 ×3,还可以这样写“3 ×11”。怎么读?你们自己读读。
学生自由读。
3.教学乘法。
师:11 × 3和3 × 11在这里都表示11个3相加,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如果有100个3相加只要怎样写就行啊?(100 × 3或者3 × 100)黑板上的这几道加法算式你能改吗?
点名说,教师板书。
师:你的作业纸上还有这样的连加算式吗?把你的也改成乘法算式。
学生改写,汇报。
学生相互说。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老师想和你们玩个拍手游戏,好不好?
出示游戏规则:1.找个小伙伴,两人合作。
2.根据老师拍手的个数和次数,一个小朋友用加法算式表示,另一个小朋友用乘法算式表示。
游戏:拍手说算式
我们知道了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来表示更简单。你学会了吗?下面咱们再到游乐园去看看。游乐园里藏着好多的数学问题,谁能试着提一个吗?
学生提问。
师: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你想解决哪一个就把哪一个的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看图写算式。
点名说说写的算式。同桌互说。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到游乐园去玩了一圈,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师:学习了乘法,是不是真的都知道了,张老师这儿有几个大苹果,谁用
今天学的知识解答了它,就可以把它带回家。
1. 9+9+9+9 2. 5个7相加
3. 16个4相加 4. 180个11相加
5. 3+3+3+3+4-1 6. 4+4+4+5+3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了它的 读法和写法,关于乘法的
知识还有许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去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