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比一比谁高谁矮。
小红
小芳
小丽
小花
情境导入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胳膊
手掌
脚掌
知识讲解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庹(tuǒ)
将两臂伸长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做一庹。
知识讲解
1拃(zhǎ)
将手张开,把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一拃。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介绍了这么多,你知道下面这些物体的长度吗?
把脚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这块石头有几庹宽?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这块布有几拃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这根竹竿有几个脚印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点击图片跳转到P3
知识讲解
古人在测量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挨着一个地量,不要留空隙。
要贴着测量的物体去量,不要倾斜。
: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如果各个地区测量长度的单位不同,交流起来会很不方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因为我和爸爸手的大小不一样。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只有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去量相同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识讲解
请你认真观察直尺,看看直尺上都有些什么。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0
1
2
3
4
5
6
7
8
“0”表示测量的起点
0
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厘米
cm
长度单位cm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1 厘米
0到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像这样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在尺子上除了0到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你们还能说说从哪到哪是1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2
3
7
知识讲解
量一量这张纸条的长度。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4厘米多。
想一想,能这样量吗?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5厘米。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知识讲解
三、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注意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知识讲解
用身体部位拃
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长。
练习深化
1、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
8
练习深化
2、量一量。
纸条长( )厘米。
纸条长( )厘米。
4
5
6-1=5(厘米)
练习深化
3.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手掌宽约
( )厘米
1拃长约
( )厘米
1步长约
( )厘米
[教材P8 练习一 第2题]
练习深化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课堂小结
猜一猜
图中的爸爸高?
还是女儿高?
课堂小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