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右图展现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作品。1919年5月,一群情绪激昂的爱国青年学生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就是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学习目标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巴黎和会场景
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问题2.
归纳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1919.5.4
北
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
生
游行
示威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小组合作探讨:
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了反帝的要求。
矛头指向以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政府推行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反封建的要求。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性质:
问题1.从6月起,运动的主导力量有什么变化?运动的中心有什么变化?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反应?
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中方
外方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
工人
北京
上海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斗争结果一: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阅读教材,回答这场运动最终取得了什么结果?
斗争结果二: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斗争结果三: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阅读教材,回答这场运动最终取得了什么结果?
顾维钧: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军 口号 结果
爆发
发展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初
北京
上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学生
工人
材料一: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材料二: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3
第四单元
学生
工人
商人
漫画中直接参与五四运动的都有哪些人?
第四单元
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
支持。说明五四运动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是一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爱国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全国各界对五四运动普遍持什么态度? 这说明了什么?
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军阀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徐世昌
小组合作探究:
五四运动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斗争的面貌:
新的群众基础:
新的时代特点:
新?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民族意识觉醒
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实现社会
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1919
1949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迫使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课 堂 小 结
五
四
运
动
背景:
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经过:
5.4
北京(中心)
学生(主力)
上海(中心)
工人(主力)
直接目标实现 初步胜利
历史意义:
结果:
本课
小结本课
小结
6月初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失
败
农民、地主、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
无产阶级
中国近代探索
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
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
封建主义的性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2、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了: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C
3、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B
4、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B
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C
6、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A
7.张艳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义
B
8、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了: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C
9、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B
10、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