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0 18: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是(  )
A.主要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B.开始的标志是创办《青年杂志》
C.提出了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2.“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这种对立,促成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争论。”如图中,对这场“观念形态的革命”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
3.20世纪初,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文言文。但在20世纪20年代,六七岁的小孩居然也会主动看起各种通俗读物……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的推动 B.白话文的推广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4.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同学整理的关于五四运动的表格,其中①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工人 上海 B.学生 上海
C.农民 武汉 D.学生 南京
5.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迅速波及各个大中城市,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公务人员甚至农民都以不同方式参与或支持反帝爱国运动。这说明五四爱国运动(  )
A.群众基础广泛 B.斗争深入彻底
C.取得初步胜利 D.国际影响深远
6.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7.大会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这次大会(  )
A.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B.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8.有学者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D.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9.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认为这场运动缺乏文化支撑,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
A.专制主义 B.重商主义 C.爱国主义 D.尊孔复古
10.“五四”发生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诸如《少年中国》《曙光》《新社会》等等,它们“无不言马列”。新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约有三四百个。这表明五四运动后(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C.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1.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赛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
B.“扶清灭洋”——太平天国运动
C.“打倒列强,除军阀”——辛亥革命
D.“民主”和“科学”——护国战争
12.1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其中,长沙籍代表是(  )
A.毛泽东 B.李达 C.何叔衡 D.董必武
1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
②打倒军阀
③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④平均地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15.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国民党的大力支持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⑤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6.民国时期,新式邮政业得到发展。有一张邮政发行于民国十年,与这张邮票发行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共二大召开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非选择题
17.学完本课后,李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释读图片——见证时代呼声】
(1)图一:当时中国封建思想积重难返。图二: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列强欺凌,国际地位低下。
任务二:【比较分析——了解运动特点】
材料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甚至以命抗争,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还处于被动反击、事件应对、行动自发、目标茫然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参与,还有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及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他们相互呼应,使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彻底性的历史烙印。
(2)根据材料,指出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任务三:【聚焦热点——进行实践探究】
(3)2022年是五四运动103周年。某班同学进行相关研究,确立了下列的研究主题,并在图书馆检索到下表中的信息材料,请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和对应的一则材料,说明你选择材料的理由。
研究主题
主题1:五四运动的真实场景
主题2:五四运动在全国的扩展
主题3:五四运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谈谈“五四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
材料二:实际上,五四运动之所以首先是一次学生运动,或者说青年的运动,就是因为所有的社会因素最后都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成为新文化作用于社会力量的枢纽所在,有了这个枢纽,新文化的影响才迅速达到商界、工团,并渐因及于农村社会。
——邓秉元《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五四精神。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B 5.A 6.A 7.A 8.C 9.C 10.D 11.A 12.C 13.C 14.D 15.C 16.B
二、非选择题
17.(1)图一:当时中国封建思想积重难返。图二: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列强欺凌,国际地位低下。 
(2)变化:由被动、自发的状态到积极主动参与;由未形成整体的合力到相互配合。地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例如:研究主题2:五四运动在全国的扩展;对应材料②。理由: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4)内涵: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现实意义:当代青年应继承和弘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8.(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史实说明:①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②《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阵地;③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下,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逐渐普及开来,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宣传。意义:①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②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是其精神真谛。如何弘扬: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