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动物说话》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一个内容。通过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形象。
2、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准确演唱有间奏穿插的歌曲。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创编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用具: 钢琴、铃鼓、沙锤、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图片导入。(今天天气太好啦!听说呀咱们村子里昨天搬来一位新邻居,这位新邻居想邀请小动物们去它家做客,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去找找我们的新邻居吧。全体起立!)
2、律动《走路》
二:节奏练习
1、 师: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新邻居的家门口,到底这位新邻居是谁呢?听!来啦来啦······我是你们的新邻居小熊维尼,很高兴认识大家,为了欢迎大家,我想教大家一段舞蹈,大家听听我一共跳了几段舞蹈?
出示节奏: X X |XX X|
X X |XX X|
X X |
2、照着黑板上的节奏拍一拍,注意节奏的强弱、长短。(小熊一共跳了三次舞蹈,我已经把贴在了黑板上,请同学们观察下这三段舞蹈有什么特点?)
3、出示音乐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小熊觉得小朋友们的节奏感太强了,非常想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表演,在小熊跳舞的时候为它伴奏好吗?注意指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4、教师用“LU”模唱歌曲旋律,学生伴奏、模仿。(谢谢大家的合作,给自己鼓鼓掌吧,小熊高兴极了,一边跳舞一边唱起了歌,咱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唱歌的,请你们继续为它伴奏。)
三、新歌教授
1、聆听歌曲,回答问题。(村子里这么热闹,又唱又跳,许多的小动物都赶着和小熊交朋友呢,咱们来听听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
2、出示图片,让学生掌握第一段歌词与节奏 。(最先和小熊交上朋友的是一群可爱的小鸡,同学们你们学学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又是怎么走路的?同学们学的很像,可是啊小熊听着有点儿乱,于是这群小鸡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小熊说话呢。)
3、教师弹钢琴范唱第一段。(咱们来听听小鸡是怎么说话的。)
4、教师弹奏,学生演唱第一段。(同学们都会唱啦,咱们来排练一下吧,注意我们的队伍要整齐,节奏要统一。)
5、教师弹奏,学生演唱第二段。(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把小鸭子也吸引过来了,小鸭子也想学着小鸡表演给小熊看,我们来跟小鸭子合作吧!)
6、完整的演唱歌曲。(通过表演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来一起表演吧,这次啊为小鸡伴奏的地方我们用拍手和晃头,为小鸭子伴奏的地方我们用跺脚和耸肩好吗?全体起立!)
四、歌词创编
1、播放动物声音,找出动物名称。(除了小鸡、小鸭村子里还有许多的小动物想和小熊做朋友,咱们来听听还有哪些小动物呢?)
2、用小狗、小猫、小羊创编歌词并演唱创编歌曲。
五、创编活动
1、师:小动物们都到齐了,现在村子里要开音乐会了,音乐会上除了这些可爱的动物以外,还要有演奏嘉宾、舞蹈嘉宾和演唱嘉宾。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2、用打击乐器、头饰辅助集体完成音乐创编活动。
六、知识拓展、教育升华。
1、出示渡渡鸟图片。(刚才同学们的音乐会别开生面、热闹非凡,可是有个小动物却不能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了,我们来看看它是谁?为什么不能来参加呢?)
2、小结: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不仅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做了好朋友,而且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老师希望同学们要爱护可爱的动物,
保护美丽的自然,最后就让我们在这首好听的歌曲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