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1 21: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一、拼读音节,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在一个yōu jìng的夜晚,贝多芬为一位陌生的máng rén姑娘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当他按动qín jiàn时,姑娘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升起来了,霎时间,她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 zhào yào下的bō tāo xiōng yǒng的大海。
二、单选题 ( 共2小题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到等候在校门口的妈妈,小慧大步流星地向妈妈走去。
B.看着同学们因胜利而高兴得忘乎所以的样子,王老师欣慰地笑了。
C.我们要珍惜大自然慷慨无私的馈赠,不要滥用自然资源。
D.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
2、 下列关于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
B: 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以楷书著称。
C: 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专注力,促进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
D: 《兰亭集序》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
三、填空题 ( 共2小题 )
1、 翻译《书戴嵩画牛》中的句子
(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查字典,填空。
1.“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曝”字共有____个读音,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纯”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读音_________。
“纯”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纯净,不含杂质;②纯粹;单纯;③纯熟。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这条河的水质很纯。(________)
(2)这件事纯属个人私事。(________)
(3)这个小男孩穿了一件纯白色的衬衫。(________)
四、 改为反问句。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九华山寺院僧尼琅琅梵歌,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垄、牧羊坡上,人们都在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些气冲斗牛似懂非懂的唱词,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调的浓郁氛围。秦腔诞生在八百里秦川,那是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那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地,秦腔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你看,骄阳似火,广袤的原野上,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人直起腰仰头大吼一段泰腔,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下子随着腔调走远了。
听了秦腔,便体味到其中有“快板”和“慢板”之分,高兴时唱“快板”欢音,像壶口黄河,奔流如泻,酣畅淋漓;悲苦时唱“慢板”苦音,像深谷的冷泉,如泣如诉,幽咽凄凉,但无论“快板”“慢板”都感情真切,既朴实又夸张。
唱秦腔时要用生命的底音。这声音带着冷峻之气,是经过西北黄土高原冷风搓揉过的;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磨烂喉咙,有一种粗矿、悲壮的气势。有时候这声音也是妩媚婉转的,但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也绝不故弄风骚,那是赤足走在黄土地上的一种大方,一种本色,是原始的返璞归真。
我听过阴柔婉约的《梁祝》,也听过狂欢喜庆的《金蛇狂舞》,但总感到,它们是纯粹的艺术,而秦腔却是来自世世代代秦人心中的音律,散发着泥土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朴实无华又隽味深长。
秦腔,让人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1】第1自然段画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本文中也多次说到“吼”秦腔, 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吼”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语言。
(1)“泛滥”一般多比喻不好的事物到处都是,请结合语境,说说第2自然段“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中这一词用得好不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画线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作者提到《梁祝》《金蛇狂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古文阅读。
画龙点睛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③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④诞⑤,固请点之。须臾⑥,雷电破⑦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中国古代著名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③每:常常。④以为:认为。⑤诞:荒唐。⑥须臾:一会儿。⑦破:击破。
【1】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 )
A.“画四龙于壁” B.“点之即飞去”
C.“二龙乘云腾去上天” D.“未点眼者皆在”
【2】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 )
A.画上眼睛的龙非常吓人。
B.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速度非常快。
C.雷电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墙壁击破。
D.画家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
【3】下面对“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
B.形容画家绘画技巧非常高明,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
【4】下面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余音绕梁 B.栩栩如生 C.妙笔生花 D.笔走龙蛇
六、语言表达 ( 共2小题 )
1、 看图写作文。
根据图中的内容,展开想象,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让文章妙笔生花。
例: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鄰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1)我听着自己拉出的美妙动听的乐曲,心中就像____________。
(2)这只瓷虎双眼怒视着前方,____________,它的耳朵向后竖着,虽然很小,但很有力量,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幽静 盲人 琴键 照耀 波涛汹涌
二、1、B
2、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D选项说法错误,《兰亭集序》不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而是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三、1、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 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解析:
正确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做到语通句顺。
2、日 15 两 bào pù 曝光 曝晒 C chun ① ② 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查字典理解与运用,以及对多义字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的辨析。
部首查字法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和释义时应用。步骤:
1、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
2、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3、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
4、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
(补充)部首查字法的运用:部首的位置一般是:上、下、左、右、外;一般部首没有,可查中间。中间也没有可查左上角。几个部首同时具备,可按下面顺序查:上下都有,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查左不查右;内外都有,查外不查内。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 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

拼 音:pù或 bào
部 首:日
笔 画:19
音序查字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来查字的方法。多是在知道字的读音,不知道字形与释义的情况下用此种方法。步骤:
1、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节确定应查什么字母。
2、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3、 按此页码翻开字典的正文,按四声顺序找出所要查的字。


拼 音:chún
部 首:纟
笔 画:7
1.纯净;不含杂质。
2.纯粹;单纯。
3.纯熟。
4.姓。
第一句的意思是这条河的水质很纯净。选①。
第二句的意思是这件事纯粹是个人私事。选②。
第三句的意思是这个小男孩穿了一件不含杂质的白色的衬衫。选①。
四、《蒙娜丽莎》不得不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所到之处,人们不得不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难道就成问题了吗? 难道这两根手指不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吗?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重要的吗?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不能不说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五、1、【1】 强调秦腔的与众不同,粗犷豪迈,时而欢乐嘶吼,时而忧伤泣诉。
【2】 “吼”字指秦腔的唱法,也写出了秦腔粗犷、悲壮,大方的特点,表现了秦川人民返璞归真,不扭捏作态,故弄风骚的性格。
【3】 用得好;“泛滥” 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香气味浓郁,且充斥得范围广。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秦腔“快板”欢音欢快、酣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秦腔的熟悉与喜爱之情。
【4】 将《梁祝》《金蛇狂舞》与秦腔做对比,突出了秦腔原生态、散发着泥土气息、朴实无华又隽味深长的特点。
2、【1】B
【2】D
【3】C
【4】A
解析:
译文:
张僧繇是南朝梁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但他却没给这四条龙画上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大家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给龙“点睛”。过了一会儿,天空雷鸣电闪,那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飞向天空。墙壁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
【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可见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张僧繇说:点之即飞去。答案选B。
【2】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意思是过了一会儿,天空雷鸣电闪,那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飞向天空。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龙就真的活了,腾空而去。可见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3】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这则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4】
画龙点睛是一个由成语故事,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A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B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出自《庄子·齐物论》。
C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出自《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D笔走龙蛇,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A项是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的,其余选项都是形容文笔优美或者画作生动逼真的,答案选A。
六、1、如此的“亮”眼睛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眼睛很明亮,可他们的眼睛真的那么明亮吗?不,他们是“睁眼瞎”。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座位已经满了,很多人都站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打扮很时髦的阿姨,她染着深紫色的头发,头发微微卷起,涂着眼影、口红,穿着短裙、红色高跟鞋,手上抱着一条小狗,正在津津有味地吃口香糖,打扮得这样时髦的她却对站着一旁抱着孩子的妇女视而不见。阿姨旁边坐着一位体格健壮、英俊潇洒的小伙子,身着流行的衣服,瞪着皮鞋,戴着耳机,这样的一个小伙儿,旁边也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小伙对他视而不见。看到这儿,我为他们愤愤不平,难道他们眼睛就这么“亮”吗?
有一次,我在公园散步看见了一群人,他们手里拿着饮料瓶,其中有一个人喝完后,他看见垃圾桶,却只走了几步就停住了,站在原地,把饮料瓶像投篮似的扔向垃圾箱,接着后面的人也都这样做,垃圾箱外面全是垃圾。
在马路上,醒目的斑马线就在旁边,可有一群人就偏偏走在斑马线以外的地方,或者是横穿马路,可那样不仅仅有危险,而且违反了交通规则。
通过这几件事我知道了,虽然有些人拥有一双有神的眼睛,但却没有用,相当于睁眼瞎,这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做一个盲人,一个盲人还知道要尊老爱幼,不随意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定,难不成你们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不知道要怎么做吗?
解析:
这幅漫画是《睁眼瞎》,讽刺了那些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位的人,写作文时,应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2、【答案】绽开了洁白的、散发着清香的雪莲花,感到无比高兴 好像要一口吃掉眼前的猎物 仿佛正倾听着山林中的动静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通过例句和和题干要求我们知道在补充句子的时候要加上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1)我们思考可以从“听见美妙动听的音乐”联想到什么,比如“绽开了洁白的、散发着清香的雪莲花”等等,无唯一答案,联想合理即可。
(2)从“瓷虎双眼怒视着前方”我们可以联想到“好像要一口吃掉眼前的猎物”,然后从“耳朵向后竖着,虽然很小,但很有力量”可以联想到“仿佛正倾听着山林中的动静”。无唯一答案,联想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