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第一阶:我爱识字
学习内容
1.识记生字。
2.写字。
花坛 年龄 细致 勃发 挖井 选手 茁壮 移动 挥动 填空 扶手
会认字
花坛 年龄 细致 勃发 挖井 选手 茁壮 移动 挥动 填空 扶手
líng
zhì
bó
wā
xuǎn
zhuó
yí
huī
tán
tián
fú
识字提纲
1.生字。
形声:邓 植 格 注 满
会意:引 休 息
2.写字。
我会认读
字理识字:引的演变
引申
引用
引力
商甲
周金
秦篆
汉隶
引
今
楷
引:甲骨文及金文前一款的“引”是会意字,就像一个表示成年男人的“大”正要把“弓”拉开。而后一款则是个指事字,是在“弓”的后部加了个或直或弯的短画作指事符号,意思是此处是可以把弓拉开的地方。秦篆以后的“引”,承继了后一种写法,只是就把短画换成与“弓”并列的长竖了。
我会认读
字理识字:休
休:会意字,“休”由“人”和“木”两个字符组合而成,所表达的意义简单明了,那就是人们走路或劳作累了时,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休,息止也。”
商甲
周金
秦篆
汉隶
休
今
楷
我会认读
字理识字:息
息:会意字,甲骨文及金文前一款的“息”,上部是表示鼻子的“自”,下部看上去像“八”或“小”,用来表示鼻子呼吸时的进出之气。金文后一款及以后的“息”,把下部写成了字中含有在紧张的劳作和运动之后,让急促的呼吸和剧烈的心跳能够平息一下。我们的先人最后用了两个只要活着就不能休息的器官——”自”和”心”来表示”息”这一意义。
商甲
周金
秦篆
汉隶
息
今
楷
休息
多音字
只
一只
只有
辨析: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唯一,仅有”时,读zhǐ,如,只好、只是、只有;表示“单独的,极少的”或用作量词时,读zhī,如,只身、一只。
(zhǐ)
(zhī)
易读错
“植、注”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勃”读bó,不读bé;
“茁”读zhuó,不读zhuō;
“挥”读huī,不读huí;
“息”在”休息”一词中读轻声。
会写字
植
邓
格
引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满
注
休
息
邓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左右宽窄相当。右边是“阝”,不是“卩”,横撇弯钩一笔写成,竖要写得稍长。
阝
植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木”竖直,捺改成点;“直”的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中间三横分布要均匀。
木
注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主”的点沿竖中线起笔,第一横在横中线上方,中间一横稍短于第一横,最后一横稍长。
氵
满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氵”的第一点与“艹”平齐;
右部紧凑,首笔横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六笔为横折钩。
氵
息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上窄下宽。“自”的撇沿整中线向左下;“心”宽而扁,稳稳托住“自”,卧钩要卧倒,中间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点在卧钩右上方。
心
易写错
“邓”左部末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植”右部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横;
“满”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第二阶:我会阅读
学习内容
1.理解词语。
2.理解内容:为什么说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词语听写
植树 格外 引人注目 休息 爷爷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公园 已经 汗珠 树苗 小心 笔直 满足
挑选—选择(选取)
茁壮—健壮(强壮)
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近义词
反义词
仔细—粗心
笔直—弯曲(曲折)
引人注目—平淡无奇
理解语
理解词语
格外:表示超过寻常。
引人注目:引,引起,吸引。注目,注视,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兴致勃勃: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
挑选:从若千人或事物中找出适合要求的。本课指从若干稞树苗中找出一棵。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美丽: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互动探究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邓小平爷爷______。
植树
句段解读
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植树
互动探究
万里无云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碧空如洗
突出了当时的天气非常晴朗,衬托出人们美好的心情。
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云朵。
互动探究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动作、神态的语句,并借助课本上的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形容兴趣浓厚,情绪高涨。
句段解读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说明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兴致高昂。
▲ ▲ ▲ ▲
▲ ▲ ▲ ▲
说明他挖坑时很用力、认真。
▲ ▲ ▲ ▲
进一步体现了邓爷爷做事认真执着。
句段解读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邓爷爷爱护小树苗
植树很认真
互动探究
把下面的内容按植树步骤排列好。
①移苗入坑 ②挑选树苗 ③挖好树坑 ④挥揪填土 ⑤扶正树苗
③ → ② → ① → ④ → ⑤
互动探究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邓爷爷的脸上为什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比 喻
互动探究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为什么说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互动探究
“美丽的风景”,一是指树长得茂盛、漂亮;二是因为这棵树是邓爷爷栽种的,邓爷爷为我们做了好榜样,所以很多人去参观这棵树。
填一填
( )地挖树坑 ( )地挑选
( )地站立 ( )的柏树苗
( )的笑容 ( )的风景
兴致勃勃
精心
笔直
绿油油
满意
美丽
结构图示
绿化
环境
树坑
挖
选
填
看
树苗
土
扶正
邓小平爷爷植树
主要内容
本文真实地记述了 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一棵小柏树的经过,表现了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他对植树和环保的重视。
第三阶:我想试试
学习内容
1.课后作业。
2.内容拓展:
关于植树造林的宣传语
关于种树的古诗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
老师来指导
本文语言平实、简洁,朗读时要抓住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体会他的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用平实自然、清新舒缓的语调来读。第1自然段“难忘”是中心词,朗读时可以突出、强调。第2自然段通过“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表现春日里阳光明媚的景致,让人心情愉悦,朗读时节奏应稍快,表现愉悦的心情;后两句话,“兴致勃勃”一词体现了邓小平爷爷虽然已是83岁的高龄,但植树时热情
课后习题1
高涨,朗读时语调稍高,情绪饱满。第3自然段要读好连续的动词,再现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一丝不苟。第4自然段要读好长句子,“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要用神气和赞美的语气来读,第二句话要读出邓小平爷爷植树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
答案供参考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课后习题1
2.默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老师来指导
这道题旨在让我们练习用表示连续动作的句子讲述植树情景。首先要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的词(挖、挑选、移入、挥、填、站、看、走、扶),了解植树的过程是“挖好树坑一挑选树苗——移苗入坑——挥锹填土——看看扶正”。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用上动词,按照顺序,讲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过程。注意语言要通顺,有条理,可以用“首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等词语对句子进行衔接。
课后习题1
2.默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答案供参考
邓爷爷首先挖好树坑,接着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然后小心地移入树坑,再挥锹填土,最后把树苗扶正。
课后习题1
老师来指导
这四个词语都是本课的。前两个是形容天空的词语,后两个是成语。注意“注、致”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读一读,记一记。
课后习题1
3.读一读,记一记。
答案供参考
碧 空 如 洗 万 里 无 云
引 人 注 目 兴 致 勃 勃
bì kōng rú xǐ wàn I lǐ wú yún
yǐn rén zhù mù xìng zhì bó bó
我想试试
关于植树造林的宣传语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种柳戏题
[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我想试试
种 树
[唐]于鹄
一树新栽益四邻,
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
垂白看他攀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