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
6 千人糕
第一阶:我爱识字
学习内容
1.识记生字。
2.写字。
会认字
糕点 特长 嘛 花粉
白糖 蔗糖 果汁 熬夜
打算 销量 的确 应该
糕点 特长 嘛 花粉
白糖 蔗糖 果汁 熬夜
打算 销量 的确 应该
tè
ma
fěn
gāo
táng
zhè
zhī
áo
suàn
xiāo
dí què
yīng
糕点 果汁
采花粉
识字提纲
1.生字。
象形:能
形声:桌 味 菜
会意:买 具 甜 劳
指示:甘
2.写字。
“能”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能”,就像一只身强体壮、张着大口、四腿爬行的熊。秦篆以后,表示熊的身体的部分被逐渐割裂。到楷书时,熊头被写成“厶”,熊口被写成“月”,熊爪被写成两个“匕”。“能”字就这样由逼真的图形转化为符号的堆积了。
字理识字:能的演变
能量
电能
我会认读
“买”是会意字。“买”是“買”的简化字。甲骨文和金文的 “买”,上部是捕鱼的网,下部是海生动物的外壳玛瑙贝,意思是用网来捞取海贝。商周时期,玛瑙贝非常珍稀,在中原地区很难搞到,因而被称为宝贝,后来还作了商品交换的货币。
字理识字:买的演变
购买
买入
我会认读
字理识字:具
“具”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前一款的“具”,就像有人双手捧着鼎,正在煮饭烧菜的样子。金文后一款和秦篆的“具”,因为书写便捷的需要,鼎的笔画被省略而写成了“贝”或“目”。楷书的 “具”把上部写为比“且”还多一横的“具”,把下部写为“八”了。
具体
工具
我会认读
我会认读
“劳”是会意字。劳”是“勞”的简化字。金文的“劳”,上部为两个“火”,下部为“心”或“衣”,其含义是:暗夜中,有人燃起灯火,或读书、谋划以劳其心,或缝制衣物以劳其力。秦篆以后的“劳”,把下部的字符换成了“冖”和“力”的组合。
字理识字:劳
劳动
劳力
( )目的
( )的确
( )好的
多音字
( )的士
de
dī
dì
dí
的( )哥的( )确是好人,
开着的( )士为便民。
百辆的( )士寻失主,
目的( )真的( )很单纯。
多音字歌:
dī
dí
dī
dī
dì
de
的
多音字
(hào)
好奇
(hǎo)
好人
运用:
好(hǎo)读书不好(hào)
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徐渭
好
易读错
“蔗、汁、桌”是翘舌音;
“菜、算”是平舌音;
“嘛”读轻声ma;
“熬”读áo;
“的”是多音字,在“的确”一词中读dí。
会写字
菜
味
买
能
桌
具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劳
独体字
甘
甜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左右宽窄相当。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部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层叠的两个“匕”是上小下大。
厶
能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上窄下宽。首笔竖在竖中线,与中间部分相连;“木”居下格,撇、捺舒展有力。
木
桌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上部窄而长,下部宽而扁。里面三短横距离均等,不与横折相连,第四个横画写得略长;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八
具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独体字
居田字格中央,上横宜长,左竖从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右竖从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内横居中。
甘
甘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上部扁、窄,下部宽、大。“艹”的横要写得稍长一点儿;“采”的横在横中线下方,撇、捺左右舒展。
艹
菜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易写错
“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月”的第一笔是竖。
里面是三横。
末笔是点。
词语听写
桌子 味道 农具 工具 甜菜 劳动 也许 平时 难道 就是 农民 加工 种子 经过 才能 买主 甘心
近义词
需要—需求 回答—答复 特别—格外
也许—可能 平时—平常 急忙—连忙
知道—了解 面前—跟前 经过—通过
仔细—细心 的确—实在 应该—应当
反义词
回答—提问 特别—普通 知道—未知
出来—进去 销售—采购 面前—背后 仔细—马虎 平平常常—不同凡响
第二阶:我会阅读
学习内容
1.理解词语。
2.理解内容:①什么是千人糕;②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③千人糕所包含的意义。
3.句式练习:难道……?
理解词语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需要]应该有或必须有。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
[也许]表示不很肯定。
[平时]一般的、通常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特指的时候)。
[急忙]急速匆忙。
[平常]平时。
[甘蔗]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有节,表皮光滑,黄绿色或紫色。茎含糖分多,是主要的制糖原料。
甘蔗
[甜菜]二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子丛生,有长柄,总状花序,花小,绿色。根含有糖质,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
[包装]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
[销售]卖出(商品)。
[的确]完全确实;实在。
[应该]表示理所当然。
甜菜
理解词语
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人物心情,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说一说什么是“千人糕”。
( )地问
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
好奇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非常、十分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不以为然
与众不同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有什么事物?还画有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稻谷
种子
农民在插秧
甜菜
甘蔗
工人在熬糖
包装好的米糕
蒸好的米糕
售货员正在向顾客销售米糕
工人在搬运米糕
默读课文,找出讲述图画内容的语句,不同的语句内容,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想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全部说出来。
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耕地
播种
田间管理
收割
杀虫
灌溉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甜菜
甘蔗
交流
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默读课文,说一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种稻子,稻子加工成大米,大米要磨成米粉;种甘蔗、甜菜,榨甘蔗汁、甜菜汁,甘蔗汁、甜菜汁熬糖;蒸米糕,包装,送货,销售。
你能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吗?可以用上“先”“然后”“还要”等词语,用“……米糕就是要经过这些劳动才能做成的。”结尾,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句式学用
句式:
难道……?
例句: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解析:“难道”,加强反问的语气,在句子末尾要加上问号。这是一个反问句,虽然没有写出答案,但答案已在问题中出现,答案就是“它的味道不是很特别”。
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1.难道它的颜色很鲜艳吗?
它的颜色不是很鲜艳。
难道小丽不善良吗?
不改变意思,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练一练
2.小丽很善良。
结构层次
粉←大米←稻子←农民
千人糕
糖←工具、火←甘蔗汁、甜菜汁
米糕→包装、送货、销售
共同努力
互相合作
主要内容
本文以爸爸和孩子之间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第三阶:我想试试
学习内容
1.课后作业。
2.内容拓展:
爱惜粮食的名言
课后习题1
1.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
才做成的。
老师来指导:
默读课文时,首先读准生字、生词,然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后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1)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老师来指导:
课文有两幅插图,连接起来可以看出米糕能“摆在我们面前”的整个过程。第一幅图展现了制作米糕的主要材料“米”和“糖”是怎么来的。第二幅图展现了米糕制作、包装、运输、销售的过程。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抓住课文第8、9自然段的内容来说一说。
(2)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课后习题1
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
个例子说一说。
老师来指导: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完成本题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生活实际,选择物品;然后借助网络,查找与所选物品相关的制作图片;最后发挥想象说一说。例 如,我们自己穿的衣服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制成。
课后习题2
课后习题2
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
举个例子说一说。
答案供参考:
我们穿的衣服需要的劳动:种棉花 摘棉花 纺纱 织布 服装加工 销售
3.读一读,记一记。
老师来指导:
这十二个词语是由本课的“糕、粉、蔗、劳”四个生字拓展的词语,我们首先要读正确,注意“蔗”是翘舌音。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下来。
课后习题3
3.读一读,记一读
答案供参考
蛋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甘蔗 蔗糖 蔗农 劳动 勤劳 疲劳
课后习题3
dàn gāo xuě gāo gāo diǎn miàn fěn fěn sī fěn bǐ
gān zhe zhè táng zhè nóng láo dòng qín láo pí láo
我想试试
爱惜粮食的名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