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
13 画杨桃
学习内容
1.识记生字。
2.写字。
第一阶:我爱识字
返 回
靠岸 而且 班级 倒水 审视 肃静 晌午 喜悦 教诲
会认字
靠岸 而且 班级 倒水 审视 肃静 晌午 喜悦 教诲
ér
bān
dào
shěn
sù
shǎng
yuè
huì
kào
倒水
识字提纲
1.生字。
象形:交 页
形声:课 摆 哈 抢 嘻
会意:图 座 室
2.写字。
字理识字:页的演变
我会认读
“页”是象形字。“页”是“頁”的简化字。甲骨文的“页”,就像个跪坐之人顶着一个大脑袋,上面脸、嘴、眼、发俱全。金文的“页”仅用“人、目、发”组成。汉隶以后的“页”,上部的头发被写成了横,下部的“人”被写成了“八”,从字形上看不出人顶着脑袋的意思了。
甲骨文
周金
秦篆
楷体
今楷
多音字
倒
dào( )
dǎo( )
倒影
摔倒
辨析:
表示“上下或前后颠倒”
“向后,往回退”等时,读dào,如,倒数;表示“竖立的东西躺下来”等时,读dǎo,如,摔倒。
倒影
我会认读
比较识记
熟字加偏旁
罢
扌
摆
喜
口
嘻
坐
广
座
晌
响
shǎng
抢
枪
qiǎng
我会认读
字谜识记
非得告诉你。 ( )
每日必说话。 ( )
两个王字分了家。 ( )
靠
班
诲
我会认读
运用识记
我们班的教室在二楼。
请把书翻到第60页。
yè
shì
bān
易读错
“座、肃”是平舌音;
“室、审、视、晌”是翘舌音,声母都是sh;“诲”读huì,不读huǐ。
易写错
“页”最后一笔是点;
“交”最后一笔是捺;
“摆”右上部“ ”中间是两竖。
会写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
全包围
独体字
图
课
摆
哈
抢
嘻
室
交
座
页
结构:
部首:
书写:
全包围
图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囗
按先外后内再封口的顺序书写,最后一笔是横。“冬”的“ ”与“ ”相交于竖中线上,下边的两点写在竖中线上,上小下大。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课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讠
“讠”窄“果”宽,上部齐平,下边“果”低。右边“果”要注意笔顺,最后写“木”,“木”的撇要穿插到“讠”下边。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摆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扌
左窄右宽。“ ”低于左边提手旁,写得较扁;“去”的上横短,在横中线上,下横长,宽于上边的“ ”。
结构:
部首:
书写:
半包围结构
座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广
广字旁的撇写得稍长,以护住里面的“坐”; “坐”上面的两个“人”的捺笔都变成点,最后写“土”。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抢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扌
左窄右宽。“仓”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部分,“仓”的横折钩和竖弯钩都从田字格中心起笔,且竖弯钩要稍宽一点。
词语听写
图画 座位 教室 哈哈大笑 老师 讲桌 同学 五角星 然后 画纸 神情 角度 课时 摆放 送交 页面 抢手 嘻哈
近义词
准确—精确 严肃—严正 平时—平常 教诲—教育 审视—端详
反义词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学习内容
1.理解词语。
2.谁画杨桃 怎么画杨桃?画得怎样?
结果怎样?
第二阶:我会阅读
返 回
理解语
理解词语
[认认真真]严肃对待,不马虎。
[审视]仔细看。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半晌]数量词。半天。
[轮流]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和颜悦色]温和、愉快的脸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教诲]教训;教导。
自由读课文,填一填: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______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________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五角星
看的角度
句段解读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老师要同学们画杨桃,“我”为什么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
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平时所见的杨桃
“我”所见的杨桃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
·
·
·
一丝不苟
实事求是
·
·
·
·
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同学们看了“我”的画后是怎样的态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哈哈大笑
嘲笑
否定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发出嘻嘻的笑声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是怎样的态度?
同学
嘲笑、否定
老师
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鲜明对比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老师是怎样引导同学们认识自己的错误的?
让同学们从他人的角度观察,亲眼看到事实,自觉接受教育。
找出师生的两段对话,感受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没坐在“我”的位置时
坐在“我”的位置时
认真读老师说的话,说说你受到的启发。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话表达了:
1.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2.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盲目嘲
别人,要注意别人的观察角度;
3.要实事求是。
因为老师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多角度看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
课文最后,作者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小组交流:在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说的、做的,与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要尊重别人,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思考。
结构图示
画杨桃
起因
经过
结果
“我”
同学们
老师
老师的教诲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哈哈大笑 嘻嘻笑
不要忙着发笑,看看人家看的角度
终身难忘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相信自己,遵循规律
主要内容
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告诉我们 的道理。
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返 回
学习内容
1.课后作业。
2.内容拓展:国学积累
不同角度欣赏
返 回
第三阶:我想试试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老师来指导
本文对话较多,要用恰当的语气读。同学的话,“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要用反问的语气读;“不……像”“像……五……五角星”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气读,表现出同学们的难为情,反映出他们认识的变化。老师说的话,问句要用询问的语气读,体现出老师循循善诱的特点;最后教育同学们的一番话,要用亲切、诚恳的语气读,表现出老师耐心的态度和谈心式的教育方法。
答案供参考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半晌↘ ,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
“好——笑↗ !”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
…………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
“像……五……五角星︵↗。”
课后习题2
2.看到“我”画的杨,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老师来指导
仔细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提取主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答案供参考
看到“我”画的杨桃,几个同学哈哈大笑起来。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课后习题3
3.读一读,记一记。
靠近 依靠 可靠
而且 反而 视而不见
抢先 抢救 抢夺
喜悦 愉悦 赏心悦目
课后习题3
3.读一读,记一记。
老师来指导
这四组词语都是由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每个生字组成了三个词。读的时候要注意,“抢”是后鼻音。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记住这些词语。
答案供参考
靠近 依靠 可靠
而且 反而 视而不见
抢先 抢救 抢夺
喜悦 愉悦 赏心悦目
kào jìn yī kào kě kào
ér qiě fǎn ér shì ér bú jiàn
qiǎng xiān qiǎng jiù qiǎng duó
xǐ yuè yú yuè shǎng xīn yuè mù
课外拓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赏析:这是经典名句,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险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它又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引申为: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论。
课外拓展
不同角度欣赏
返 回
青蛙与马
花瓶与美女
老妇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