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 寓言二则课件(6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 寓言二则课件(6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1 08: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
12 寓言二则
第一阶:我爱识字
学习内容
1.识记生字。
2.写字。
会认字
寓言 法则 猪圈 叼起
街坊 后悔 从此 焦急
喘气 一截
寓言 法则 猪圈 叼起
街坊 后悔 从此 焦急
喘气 一截

juàn
diāo
fāng
huǐ

jiāo
chuǎn
jié

羊圈
叼起
识字提纲
1.生字。
指事:亡
形声:钻 劝 疲
会意:牢 丢 告 筋
2.写字。
字理识字:牢的演变
我会认读
“牢”,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牢”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部是留有通道的围栏,里面关着牛,意思是关养牲畜的地方。“牢”的本义指饲养牲畜的栏圈,引申指关押囚犯的地方,如,“监牢"“牢狱之灾”,还引申为结实、坚固,如,“牢固”。
监牢 牢固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字理识字:告
我会认读
“告”是会意字。“告” 源于古代先民举行祭祀活动时把牛羊等牲畜供奉给祖宗和神灵,向他们报告人世间的情况,以祈求护佑。从甲骨文至汉隶,“告”的上部是牛头之形的“牛”,下部是表示人的嘴巴的“口”,就是其来源的反映。楷书的“告”,由于书写时笔画避让的需要,把“牛”的中竖下部给截去了。
告诉 告知
商甲
周金
秦篆

楷体
汉隶
多音字

(zuān)
钻研
(zuàn)
钻井
辨析:
做动词,表示“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穿孔”“钻研,仔细深入研究”时,读zuān,如,钻探、钻书本;做名词,表示“穿孔洞的具”“钻石”时,读zuàn,如,电钻、钻石。
多音字

(juàn)
牛圈
(quān)
圈定
字歌:
圈(quān)出一块地,
忙把猪圈(juàn)砌。
将猪圈(juān)起来,
圈(juàn)养很实际
(juān)
圈鸡
换一换
熟字加偏旁



我会认读







像一把刀的刃被折断了,成了无用的东西。引申为“死亡”“灭亡”义。
字理识字

wáng
我会认读
我会认读
截断 一截

jié
图片识记
图片识字
“则、钻、此”都是平舌音;
“喘”读chuǎn,不读chuǎi;
“筋”读jīn,不读jīng。
易读错
“钻”第五笔是竖提;
“丢”中间的竖与下边的撇折不能写成一笔。
易读错

会写字
独体字




上下结构


左右体字

半包围
结构:
部首:
书写:
独体字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点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稍长;竖折的起笔在竖中线的左边,竖段长短恰当,折段不宜过长。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右宽窄相当,上下齐平。"钅"的第三笔在横中线上;"占”竖收笔于横中线下方,“口”的首笔竖起笔于竖中线。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上宽下窄。 牛字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不要向下出头,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口"居下。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 ”扁且略窄,“助”大且略宽。“ ”在上半格中间:“力”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月、力”要互相靠拢。
结构:
部首:
书写:
半包围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皮"要写 在“疒”里面。“皮”的第一笔在横中线上方,最后一笔捺要稍长。

词语听写
亡羊补牢 劝告 筋疲力尽
禾苗 明白 钻进 丢失
近义词
巴望—渴望 焦急—着急劝告—劝说 赶紧—赶快
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亡羊补牢—江心补漏
反义词
明白—糊涂 焦急—镇定
筋疲力尽—精力充沛
亡羊补牢—防患未然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相反的词语。
在危急关头,( )只会适得其反,只有保持( )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
焦急
镇定
词语运用
学习内容
第二阶:我会阅读
1.理解词语。
2.养羊的人丢了几次羊?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那个人为什么揠苗?他是怎么揠苗的?
 揠苗的结果是什么?
亡羊补牢
wáng
láo
理解语
理解词语
街坊:邻居。 赶紧:抓紧时机,毫不拖延。
后悔:事后懊悔。
劝告:希望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而说的话。
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力气已经用尽。
结合课文内容,猜猜“亡羊补牢”的“亡”是什么意思,“牢”是什么意思。
亡羊补牢
丢失
养牛羊的圈
结合“亡”和“牢”意思,说说题目“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羊丢失后修补羊圈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这个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两次
句段解读
句段解读
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连续丢两次羊呢?他在丢羊之后有什么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第一次丢羊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反问。表现他不以为然。
他认为羊已经丢了,修羊圈也没有用。
语言描写
▲ ▲
丢羊后的表现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同样的原因,悲剧再一次发生
第二次丢羊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换成“应该接受”好不好?
他意识到了补救的重要性
语言描写
▲ ▲
丢羊后的表现
不好。“不该不接受”双重否定,加强了语气。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修完羊圈的结果
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知错就改
说一说:如果放羊人再不修羊圈会有什么后果?
羊圈里的羊会越来越少,有的被狼叼走了,有的羊逃跑了。
羊圈里的羊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都被狼叼走了。
根据课文补充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丢羊原因 羊圈破了个窟窿 没修羊圈
丢羊之后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现在修还不晚,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
结果 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结构图示
亡羊补牢
圈破羊丢
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知错就改修补羊圈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起因
经过
结果
主要内容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
结合课文内容,猜猜“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
揠苗助长

结合“揠”的含义,说说题目“揠苗助长”的意思。
拔高禾苗,帮它长高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主人公觉得自己的禾苗长得怎样?他的心情怎样?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天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换成“盼望”好不好?
心情焦急,他感觉禾苗没有长高。
▲ ▲
不好。“巴望”比盼望程度更深。
▲ ▲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十分焦急,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děi,需要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主人公为了让禾苗长高,最后想出了什么办法?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花了很长时间
费了很大力气
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个人把禾苗拔高了之后,心情怎么样?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高兴、自豪
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主人公把禾苗都拔高之后,禾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禾苗为什么会枯死?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禾苗都枯死了。
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事实告诉我们,违反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说一说:如果你是种田的那个人,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禾苗生长?
可以浇水助长,施肥助长,灭虫,除草……
揠苗助长
起因  巴望禾苗长得快
经过  想到办法往高拔
结果  禾苗都枯死了
结构图示
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
主要内容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
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返 回
学习内容
第三阶:我想试试
1.课后作业。
2.内容拓展: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1)朗读课文。
老师来指导
朗读《亡羊补牢》时,首先要读好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街坊是用“劝告”的语气说的,朗读时要表现出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赶紧”强调事情的紧迫,“修一修、堵上”是告诉养羊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几个词语读时要加重语气。“吧"是语气词,应读出劝告的语气。养羊人用反问的语气拒绝别人的好意,朗读时要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干什么”应读得重一些,语调上扬。其次,要读好表示动作的语句。例如:“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赶紧”说明养羊人行动很迅速,“堵上、结结实实”,说明养羊人很认真,把羊圈修得很好,这几个词语应强调。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1)朗读课文。
老师来指导
朗读《揠苗助长》时,要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种田人盼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情。“巴望、一点儿、焦急、转来转去”等词语应重读,“一天,两天,三天”应读得越来越快。第二自然段,“终于”一词,说明那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应重读。“一棵一棵、一直”应读得强调一些,表明那个人拔苗用了很长时间,做得很辛苦。读“筋疲力尽”时语速应稍慢,表现人累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读第三自然段,语速可适当加快,语调可稍高,表现种田人高兴、自以为是的心情。累坏了”“总算"“一大截”等词语朗读时语气需要加重。第四自然段,"禾苗都枯死了”一句中,“都”要读得稍重,突出结果,也可以适当带着嘲讽的语气读。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1)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老师来指导
在理解“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前,首先要熟读课文,真正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读课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同时做好标注,标出自己读文时对两个成语中的每个字的理解和体会,再结合寓言中的人物的做法、故事的结局和告诉我们的道理,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1)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老师来指导
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在接连丢了两只羊后才修补羊圈。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用拔苗的办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说明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课后习题2
2.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2)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课后习题2
2.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答案供参考
每组的第二句在动词前加上修饰的词语,起到强调的作用。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加上了“赶紧”一词,体现了事情的重要和紧迫:如果不赶快堵上那个窟窿,羊还会被狼叼走。第二组句子的第二句,加上了“焦急地”,把种田人非常急切的心情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课后习题3
3.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老师来指导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样的事情,不只发生在故事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结合两则寓言讽刺的现象和告诉我们的道理,再想想身边见到或听到的事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后习题3
3.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答案供参考
“亡羊补牢”的事例:哥哥小的时候学习很勤奋,然而到高中后却不思进取,成天上网玩游戏,当他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时,他很伤心,也非常后悔。但是他并没有认输,他开始勤奋学习,在复读一年后,他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课后习题3
3.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答案供参考
“揠苗助长”的事例:二年级一班的美琪,和我一起长大,但是我好久都没看见她了。因为从幼儿园起她就被妈妈安排学习各种课程:书法、英语口语、画画、弹琴、围棋……
课后习题3
3.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答案供参考
她每天像赶场子一样地被她妈妈接送到各个培训班。我妈妈说前一阶段看见美琪了,她都不爱笑了,因为她妈妈总批评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我的那个活泼开朗的小伙伴再也找不到了。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井底之蛙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