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力》
第1节 力(2)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2.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力的示意图是指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对甲物体也会 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叫 ,另外一个叫 ;
4. 甲物体与乙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物体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人们常常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外一个叫__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上,但是分别作用在______物体上。
5. 用如图1所示的水壶提水时,为了不使水流出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处;当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处(以上两空选填“A”或“B”)。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________影响力的________所导致的。
6.如图2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沿同一方向先后作用在同一把塑料尺的不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7.如图3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D.方向有关
8. 如图4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已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9.在图5中,小球受到的拉力为4 N.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
10.如图6所示,物块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为4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块受到支持力。
11.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线等。图7(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①应根据图7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②图7(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
(a) 。(b) 。
二、巩固提高
12.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如图8所示是该拉力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了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C.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图中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13.小华穿着旱冰鞋推墙,如图9所示,发现墙不动,但小华却倒退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小华倒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莉本人
B.使小华倒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墙
C.小华推墙的力小于墙对小莉的力
D.小华推墙的力大于墙对小莉的力
14. 如图10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l,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说法正确的是( )
A.Fl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l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15.俗话说“鸡蛋碰石头”,对于这个过程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鸡蛋对石头的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头对鸡蛋的力,鸡蛋被碰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6.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降落过程中利用减速伞减速后抛去防护罩,再启动推力发动机________喷气。如图11所示,此过程中喷气对着陆器产生的作用力方向 _________(以上两空军选填“向上”或“向下”),使着陆器悬停在空中,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最后着陆器,寻找合适的位置后降落。
17.如图12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比较图乙与图丙的实验,小敏同学得出结论: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请你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凯旋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整个过程验证了我国载人登月和返回的各类技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嫦娥五号上升器为解决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月球表面有着约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等问题,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先垂直上升,然后再进入到相应的环月飞行轨道。为保证返回器返回地球时安全着陆,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返回。返回器在距离地面120公里时像一颗弹头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随后进行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60公里后,返回器调整姿态,实施二次气动减速。这种独特的航天器返回技术,可以使返回器结构和防热设计都得到缓解,也使航程和落点达到理想的结果,在距地面10000米上空打开降落伞,缓缓落地。
(1)为保证返回地球时安全着陆,返回器采用了________的返回方式,这种独特的航天器返回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
(2)返回器采用气动减速时,你判断喷气方向应________(选填“面向”或“背向”)地球,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19.现给你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木块、一颗小钢珠、两块磁铁、两个小车、两个皮球,请你从中任选器材设计几个实验,说明以下力学知识:
(1)两个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述为:任意两个质点(将实际物体看作有质量但无体积与形状的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现有铜、铝制成的A、B两个实心小球,其质量关系为mA>mB,分别将其按图4(a)、(b)所示放置。
①图4(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 B球对A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②图4(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 图4(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力》
第1节 力(2)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答案】作用,相互。
【解析】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离开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力的示意图是指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牛顿,N。大小。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国际上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在作力的示意图是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3.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对甲物体也会 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叫 ,另外一个叫 ;
【答案】施加力,相互,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解析】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对甲物体也会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外一个叫受力物体。
4. 甲物体与乙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物体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人们常常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外一个叫__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上,但是分别作用在______物体上。
【答案】反作用力,相等,相反,直线,两个。
【解析】甲物体与乙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人们常常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外一个叫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 用如图1所示的水壶提水时,为了不使水流出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处;当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处(以上两空选填“A”或“B”)。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________影响力的________所导致的。
【答案】B,A,作用点,作用效果。
【解析】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为了不使水流出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当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导致的。
6.如图2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沿同一方向先后作用在同一把塑料尺的不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答案】形状;作用点。
【解析】用力拉塑料尺,塑料尺发生弯曲,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由图可知,用同样大小的力沿同一方向先后作用在同一把塑料尺的不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7.如图3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D.方向有关
【解析】由图可知,用力向右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力向左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故选D。
8. 如图4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已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B
【解析】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故A、C、D错误。 故选B。
9.在图5中,小球受到的拉力为4 N.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
【解析】如右图。
10.如图6所示,物块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为4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块受到支持力。
【解析】见右图。支持力的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选取标度为2N,则支持力的图示如图所示。(或把作用点画在几何中心)(根据各地区的要求,该题也可以不画标度)
11.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线等。图7(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①应根据图7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②图7(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
(a) 。(b) 。
【答案】①(b);②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或同时消失)的。
【解析】①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一点要用两个物体直接发生作用,图(a)两个传感器之间没有发生力的作用,所以不能研究。图(b)两个传感器之间直接发生力的作用,所以可以研究。
②根据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可以发现: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或同时消失)的。(合理均可)
二、巩固提高
12.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如图8所示是该拉力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把拉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了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C.只有力的大小、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图中小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该示意图把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故A正确;
B、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故B正确;
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错误;
D、木块与绳子之间直接接触并有力的作用,所以木块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故D正确。
故选C。
13.小华穿着旱冰鞋推墙,如图9所示,发现墙不动,但小华却倒退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小华倒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莉本人
B.使小华倒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墙
C.小华推墙的力小于墙对小莉的力
D.小华推墙的力大于墙对小莉的力
故选B。
【解析】
选项A B.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小华穿着旱冰鞋推墙,人给墙一个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性,墙同时也给人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使人后退了,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墙,故A错误,B正确;
选项CD.根据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用力大小相等,故小华推墙的力等于墙对小莉的力,故选项CD错误。
故选B。
14. 如图10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l,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说法正确的是( )
A.Fl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l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答案】A
【解析】手对桌子的作用力Fl和桌子对手作用一个力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Fl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F2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
所以选A。
15.俗话说“鸡蛋碰石头”,对于这个过程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鸡蛋对石头的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头对鸡蛋的力,鸡蛋被碰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答案】鸡蛋,等于,形状。
【解析】 “鸡蛋碰石头”说明鸡蛋是施力物体,石头是受力物体。
鸡蛋碰石头通常是鸡蛋被碰破,石头完好,是因为石头比鸡蛋坚硬;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小相等。
鸡蛋被碰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6.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降落过程中利用减速伞减速后抛去防护罩,再启动推力发动机________喷气。如图11所示,此过程中喷气对着陆器产生的作用力方向 _________(以上两空军选填“向上”或“向下”),使着陆器悬停在空中,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最后着陆器,寻找合适的位置后降落。
【答案】向下,向上,相互。
【解析】推力发动机向下喷气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气体对着陆器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着陆器悬停在空中,寻找合适的位置后降落。
17.如图12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比较图乙与图丙的实验,小敏同学得出结论: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请你判断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答案】(1)大小;(2)方向;(3)不正确,比较图乙与图丙的实验,尽管力的方向相同,但是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不相同,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解析】(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甲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乙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效果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比较图乙与图丙的实验,小敏同学得出结论: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理由是:比较图乙与图丙的实验,尽管力的方向相同,但是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不相同,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凯旋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整个过程验证了我国载人登月和返回的各类技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嫦娥五号上升器为解决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月球表面有着约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等问题,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先垂直上升,然后再进入到相应的环月飞行轨道。为保证返回器返回地球时安全着陆,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返回。返回器在距离地面120公里时像一颗弹头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随后进行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60公里后,返回器调整姿态,实施二次气动减速。这种独特的航天器返回技术,可以使返回器结构和防热设计都得到缓解,也使航程和落点达到理想的结果,在距地面10000米上空打开降落伞,缓缓落地。
(1)为保证返回地球时安全着陆,返回器采用了________的返回方式,这种独特的航天器返回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
(2)返回器采用气动减速时,你判断喷气方向应________(选填“面向”或“背向”)地球,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答案】(1)半弹道跳跃式,可以使返回器结构和防热设计都得到缓解,也使航程和落点达到理想的效果。(2)面向,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1)由材料可知,返回器返回地球时,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返回。这种独特的航天器返回技术,可以使返回器结构和防热设计都得到缓解,也使航程和落点达到理想的结果。
(2)返回器想减速,需要一个向上的力,所以需要面向地球向下喷射气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返回器的反作用力向上。
19.现给你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木块、一颗小钢珠、两块磁铁、两个小车、两个皮球,请你从中任选器材设计几个实验,说明以下力学知识:
(1)两个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见解析。
【解析】(1)一颗小钢珠、一块磁铁,相隔一定距离,看到小钢珠被磁铁吸过去;或者:两个小车、两块磁铁,每个车放一块磁铁,相隔一定距离,小车相互靠拢或相互远离;说明两个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②两个皮球,向中间挤压,两球均变形,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一个皮球,用力捏,球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④一颗小钢珠、一块磁铁.将钢珠放在离磁铁一定距离处,放手,小钢珠向磁铁滚去。小钢珠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述为:任意两个质点(将实际物体看作有质量但无体积与形状的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现有铜、铝制成的A、B两个实心小球,其质量关系为mA>mB,分别将其按图4(a)、(b)所示放置。
①图4(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 B球对A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②图4(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 图4(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答案】①等于;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②等于;该引力与两物体间介质种类无关。
【解析】①图4(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等于B球对A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②图4(b)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等于图4(a)中A球对B球的吸引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根据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大小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