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同步精选练习)-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弹力(同步精选练习)-20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1 16:57: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力》
第2节 弹力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 ,不受力时又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有些物体变形后不能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
【答案】形变,恢复原状,完全恢复原状,塑性。
【解析】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有些物体变形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塑性。
2. 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同一物体, 越大,弹力越大。
【答案】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
【解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常见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秤等。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测力计叫 。
【答案】弹簧测力计,伸长量,弹簧测力计。
【解析】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弹簧测力计。常见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秤等;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4.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与 成 。
【答案】伸长量,拉力,正比。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看清 ,认清它的分度值,观察指针是否调到 ,同时应 ,从而避免指针与外壳的摩擦过大而影响读数;使用时,挂钩上力的方向必须与 一致,所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数+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 × N= N。
【答案】零刻度和量程,零刻度线,多次来回拉动,和弹簧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拉动,量程, 6,3,0.2,6.6。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看清零刻度和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观察指针是否调到零刻度,同时应多次来回拉动,从而避免指针与外壳的摩擦过大而影响读数;使用时,挂钩上力的方向必须与 一致,所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数+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6N+3×0.2N= 6.6N。
6.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 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 进行调零。如图2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这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方向和拉力方向应该在 上。
【答案】力,方向,3.4N,同一直线上。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方向进行调零。如图10所示,其测量范围为0~5N,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0.2N,其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4N;这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方向和拉力方向应该在同一直线上。
如图3为小明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 手对弹簧的压力 B. 弹簧对手的弹力
C. 弹簧本身的重力 D. 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指弹簧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所以选B。
8.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
A. 被压弯的锯条 B. 被压缩的弹簧
C.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 D. 被拉弯的竹子
【答案】C.
【解析】被挤压后的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是塑性形变。而被压弯的锯条、压缩的弹簧、被拉弯的竹子都是弹性形变。所以选C。
9.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5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A、木板的形变是由于足球产生的弹力造成的,故A错误;
B、木板对足球有弹力的作用,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故B正确;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木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因为受到重力对木板产生压力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
10.如图6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 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
(1)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刻度为0.5 N的刻度;
(2)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 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
(

7
)
【答案】见右图。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为零刻度线处,B为4 N处。将AB间的长度平均分四份,每一份就代表1 N,平均分八份,每一份就代表0.5 N,3.5 N处应为A下7格。
二、巩固提高
11.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为磁力,不属于弹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是手对橡皮泥的压力,属于弹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手对弹簧的拉力,属于弹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是支持力,属于弹力。
故选A。
12.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先调零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重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A.
【解析】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要进行调零,故A正确。
B、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的力,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可以测量拉力,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A。
1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答案】A.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弹簧测力计既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倾斜使用。若要测量的力是倾斜的,弹簧测力计就必须倾斜放置,使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即可。
所以选A。
14.如如8所示,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如果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此时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物体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所以物体的重力小于4N。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在图9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L甲<L丙,L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大小也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的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即L甲=L丙
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大小也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的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即L乙=L丁
故选A。
16. 如图10所示,用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弹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2N
C.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答案】A
【解析】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产生的形变越大,也就是伸长就越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分析下面图11中的三个图,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两个物体要直接接触;②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形变。
【解析】图甲两个物体没有接触,所以之间没有弹力;图乙两个物体刚好接触,但是没有发生相互挤压的作用(因为绳子沿竖直方向),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也没有弹力。图丙中,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相互挤压作用,所以会产生弹力。
18.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12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物理规律有 。
【答案】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解析】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发生变化,可能是液体的体积变化引起的,引起液体体积变化的因素可能是温度,因此想到热胀冷缩。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发生变化,也可能是瓶子容积改变引起的,即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19.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10m,k=500N/m B.L0=0.02m,k=500N/m
C.L0=0.10m,k=250N/m D.L0=0.02m,k=250N/m
【答案】C
【解析】劲度系数k,即倔强系数(弹性系数)。它描述弹簧发生单位形变量时所产生弹力的大小。k值大,说明形变单位长度需要的力大,或者说弹簧“韧”。劲度系数又称刚度系数或者倔强系数。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当悬挂15N重物时
当悬挂20N重物时
将F1=15N,L1=0.16m,F2=20N,L2=0.18m,代入解得
k=250N/m,L0=0.10m
故选C。
20.某弹簧测力计所用的弹簧长200mm,若下端挂5N物体时则弹簧长250mm。当弹簧长230m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当用这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重力时(如图13中所示)此时测力计读数是_______N,弹簧伸长了__________mm。
【答案】3,4.6,46 。
【解析】①当弹簧长25mm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此时拉力为5N,则弹簧每伸长1mm时,受到的拉力为
当弹簧长230mm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②由图可知,测力计1N之间有5个格,所以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
③此时弹簧的伸长为
21.为了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是: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钩的弹簧3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一 弹簧A 表二 弹簧B 表三 弹簧C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F(牛) 1.0 2.0 3.0 1.0 2.0 3.0 0.8 1.6 2.4
弹簧的伸长△x(厘米) 2.0 4.0 6.0 1.0 2.0 3.0 1.0 2.0 3.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是不同的。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是一个定值,不同弹簧这个比值不同。
【答案】①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大小)成正比;②1与4或2与5或3与6;③受到拉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或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大小)的比值]。
【答案】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知: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即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是不同的;
③分析表一知:F/△x=1N/2cm=2N/4cm=3N/6cm=1/2;
分析表二知:F/△x=1N/1cm=2N/2cm=3N/3cm=1;
分析表三知:F/△x=0.8N/1cm=1.6N/2cm=2.4N/3cm=4/5;
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
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弹簧这个比值不同。
22. 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伸长大小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 cm,丙原长为9 cm,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图所示。表一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比较甲与丙两组弹簧的数据可以证实______(选填“猜想一”、“猜想二”或“猜想三”)。
(3)请根据上表中弹簧甲的数据,将下表填写完整.
(4)分析丙弹簧的实验序号_________可知: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进一步综合分析乙弹簧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得出: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于;(2)猜想一;(3)2.4,4.8;(4)1、2、3、4、5、6;(5)同一根弹簧,所受到的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之比是一个定值。
【答案】(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甲和丙两组弹簧的数据:是长度不同的同种材料的弹簧,每次实验拉力相同,所以可以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即证实猜想一。
(3)根据表一弹簧甲的数据进行计算填写:
Δl4=8.4cm-6.0cm=2.4cm;Δl7=10.8cm-6.0cm=4.8cm;
(4)丙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是通过发现比较实验序号1、2、3、4、5、6得出的,因为第7此实验中的数据不符合成正比的规律。
(5)进一步综合分析乙弹簧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得出:同一根弹簧,所受到的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之比是一个定值。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力》
第2节 弹力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 有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 ,不受力时又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有些物体变形后不能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
2. 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同一物体, 越大,弹力越大。
3.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常见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秤等。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测力计叫 。
4.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与 成 。
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要看清 ,认清它的分度值,观察指针是否调到 ,同时应 ,从而避免指针与外壳的摩擦过大而影响读数;使用时,挂钩上力的方向必须与 一致,所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数+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 × N= N。
6.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 的仪器,使用前先要根据所测力的 进行调零。如图2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这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方向和拉力方向应该在 上。
如图3为小明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 手对弹簧的压力 B. 弹簧对手的弹力
C. 弹簧本身的重力 D. 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8.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
A. 被压弯的锯条 B. 被压缩的弹簧
C. 被挤压后的橡皮泥 D. 被拉弯的竹子
9.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5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10.如图6所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不加力的时候,指针指在A处,当加上4 N的拉力的时候,指针指在B处。
(1)根据题意,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刻度为0.5 N的刻度;
(2)在弹簧测力计上画出3.5 N拉力时指针所指的位置。
二、巩固提高
11.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12.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先调零
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使其沿竖直方向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重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14.如如8所示,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 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在图9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L甲<L丙,L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
16. 如图所示,用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弹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弹簧对手的拉力也是2N
C.弹簧对手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17.分析下面图11中的三个图,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12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物理规律有 。
19.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10m,k=500N/m
B.L0=0.02m,k=500N/m
C.L0=0.10m,k=250N/m
D.L0=0.02m,k=250N/m
20.某弹簧测力计所用的弹簧长200mm,若下端挂5N物体时则弹簧长250mm。当弹簧长230m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当用这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重力时(如图13中所示)此时测力计读数是_______N,弹簧伸长了__________mm。
21.为了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是: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钩的弹簧3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一 弹簧A 表二 弹簧B 表三 弹簧C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F(牛) 1.0 2.0 3.0 1.0 2.0 3.0 0.8 1.6 2.4
弹簧的伸长△x(厘米) 2.0 4.0 6.0 1.0 2.0 3.0 1.0 2.0 3.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是不同的。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是一个定值,不同弹簧这个比值不同。
22. 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伸长大小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 cm,丙原长为9 cm,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图所示。表一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比较甲与丙两组弹簧的数据可以证实______(选填“猜想一”、“猜想二”或“猜想三”)。
(3)请根据上表中弹簧甲的数据,将下表填写完整.
(4)分析丙弹簧的实验序号_________可知: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5)进一步综合分析乙弹簧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得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