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弹力》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1 04: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
2、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4、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生活中弹力的应用产生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新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筋、弹簧、钩码、刻度尺、玻璃瓶、弹簧测力计、
四、教学过程 :
(一)、弹力
1、情景导入: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松手后,这些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
总结得出:弹性(弹性形变)和塑性(塑性形变)并板书。
提问: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吗?
教师演示:物体的微小形变实验。
2、播放视频:蹦蹦床 ——引入弹力:
分析图片,分组讨论:图片中的受力物体是谁?施力物体是谁?谁发生了弹性形变?受力物体的运动方向和物体的形变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图片中的箭、人、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些力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根据问题引导,分析讨论弹力的基本知识。
总结得出: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1)两物体互相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 
生活中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
3、练一练:请在图1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4、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活动一: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用不同的力拉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分析橡皮筋的形变与拉力的关系
(2)、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程度的关系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5、活动二: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次数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1
2
3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教师演示:当弹簧被拉直后,撤去拉力再观察弹簧的形状恢复情况。
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3、活动三: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活动要求:(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的特点
(4)、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分度值。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①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 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 。
③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观察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总结得出: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0”刻线(校零)、量程和分度值
(2)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卡壳。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阅读科学世界:材料的力学性能。
五、课堂小结
(
弹力
我们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作用点: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体上
方向:始终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产生条件:
(1)
两物体互相接触(
2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
(
1.
使用前:

1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0
”刻线(校零)、量程和分度值

2
)来回拉动几下弹簧,避免卡壳。
2.
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