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意义;认识两次改革的性质,理解它们在俄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 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内容探究】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俄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提示:
2.教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措施 作用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沙皇的统治
军事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促进了经济发展,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文化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科教质量
社会习俗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变落后习俗,有利于文明开化
4.材料展示:
“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 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
提示:影响: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及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5.引导学生观察“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农奴制是怎样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
材料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
1850年 1860年
俄国 7l 22.8 29.8 1606
英国 323 228.5 388.8 14603
法国 150 40.6 89.8 9160
提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严重缺乏;在农奴制下,农奴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总之,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引起了统治危机,成为改革的根本原因。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 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
提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避免革命的爆发,挽救沙皇的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 1861年,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拥有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权利;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为支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
提示:
4.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一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提示:实质:这次改革是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改革。原因:法令规定,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结果农民付出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得多。由此可以看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里程数增加了35倍多。
材料三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其中有1/3的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39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受惩治者总计1280人,其中223人交法庭审判,26人被放逐到外省。
材料四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提示:积极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国内市场、劳动力)。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取得的“土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土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高。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课堂小结】
学史是为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的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