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六次月考
理综生物试卷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不支持此观点的描述是( )
A.HIV病毒寄生在T细胞中完成繁殖等生命活动
B.蓝藻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拟核等结构构成
C.草履虫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2.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外因是细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如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外信号A、B、C不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表达
B.只要有胞外信号F和G,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化
C.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而言,胞外信号D、E可能不会持续起作用
D.由图可知,细胞凋亡不受机体调控
3.神经性高频性耳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每10000个人就有1个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则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是0.01
B. 若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则该病有在家族中高发的特点
C. 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该病的发病情况,则能确定该病的遗传类型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D. 若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在女性,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4.关于生物变异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 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可能有2个染色体组
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
5.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感受器是反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我们会产生口渴的感觉,该过程属于反射
B.下丘脑的温度感受器能帮助我们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变化
C.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细胞的参与
D.在体温调节的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目前已退耕还湿46万多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做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B.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的结果
C.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数量更多
D.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中华秋沙鸭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29.(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 测定了猕猴桃果肉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2)图1所示实验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4)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此时果肉细胞生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单链RNA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该病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疫苗是彻底终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有利武器。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患者发热持续在38.5℃时其产热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____________识别,进而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被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消灭。
(3)以腺病毒(双链DNA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步骤是:先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的基因经________________过程形成DNA,再连接到腺病毒的DNA上,从而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生理过程)表达出我们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毒刺的那一段(即S蛋白抗原),才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细胞会对这种毒刺产生免疫记忆,一旦有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该细胞会迅速________________,从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病毒。
31. (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嵩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一年生二倍体植物,一般在10月底开黄花,人们主要从青蒿的茎叶中提取青蒿素。研究人员从该野生型黄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标记为P、Q。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为提高青蒿素的产量,研究人员欲通获得四倍体的青蒿,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青蒿萌发的种子或幼苗。野生型青蒿与四倍体的青蒿是____________(填“是”“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这两株植物白花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加以完善:
实验步骤:将P、Q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1均开黄花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1均开白花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了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请利用(2)中的F1进一步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F2中黄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F2中黄花植株∶白花植株=1∶1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在中国西部地区,人们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工程。这些地区历经数十年的改造,植被覆盖度、野生动物种类显著增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沙漠治理往往种植胡杨、沙柳、梭梭树等多种生物以便形成复杂的_____________,增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从沙漠变成沙漠湿地、草原、森林,当地群落结构逐渐变得更为复杂,这种现象生态学称为_________。
(2)沙漠变成绿洲,群落发生变化形成了前后不同的群落,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野生动物种类的增加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同时每种野生生物作为独一无二的基因库也反映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
(3)随着物种增多,使该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升高,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逐渐提高,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菌产生多种酶,对分类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快速分解。
(1)有机垃圾中油污降解困难,某实验小组欲从油污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需配置____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将 混匀后从中称取1 g,置于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以增加脂肪分解菌的浓度。
(2)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时,要对菌液进行充分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接种后进行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___状态放置。
(3)筛选出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后,若需要长期保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为测定脂肪酶降解脂肪的能力,需要先将该酶分离出来,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该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分离蛋白质。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反)-β-法尼烯(EβF)是蚜虫的报警信息素,具有驱散蚜虫的功能。某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EβF合成酶基因导入玉米,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图1是获取的含有EβF 合成酶基因的 DNA 片段,EcoRI是一种限制酶,箭头所指为限制酶的切点;图2是土壤农杆菌中 Ti 质粒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启动子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启动转录。为保证EβF合成酶基因与Ti质粒定向连接,需采用相关技术在EβF合成酶基因两端添加限制酶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序列。
(2)科研人员将重组质粒导入了受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一株玉米,这株玉米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可进行___________水平的鉴定。将上述抗虫玉米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欲进一步培育出具有稳定抗虫特性的玉米新品种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DNA上,与导入玉米叶肉细胞的染色体上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D
29.(1)光强 光质 溶解氧
(2)提供CO2 增大后稳定(或下降)(2分)
(3)难以确定 120 mg·L-1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分)
【详解】(1)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自变量是光,故可研究光强、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为使氧气全是叶片产生,故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
(2)图1所示实验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提供CO2,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CO2增多,暗反应速率提高,整体光合速率提高,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增大后稳定,NaHCO3浓度过高时细胞失水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3)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不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结果不是由单一变量直接导致的,故无法确定光照与Pn的关系。
(4)从图中得到,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120 mg·L-1,此时果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0. (1)等于 下丘脑、脑干 (2)效应T细胞 浆细胞
(3)逆转录 转录和翻译(2分) 记忆(记忆B细胞) 增殖分化(2分)
【详解】(1)体温维持在3.85℃稳定不变,则产热等于散热 人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2)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进而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被抗体消灭,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3)以腺病毒(双链DNA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步骤是:先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抗原基因经逆转录过程形成DNA,再连接到腺病毒的DNA上,从而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在人体内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表达出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毒刺的那一段(即S蛋白抗原),才会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对这种毒刺产生免疫记忆,一旦有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该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病毒。
(1)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或适宜的低温(2分) 不是 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或杂交后代不育 (2)不同对基因上 同一对基因上
让F1自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2分) 则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则这两对基因不是独立遗传。
【详解】(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低温诱导或者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即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或适宜的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若野生型(二倍体)与四倍体的青蒿杂交,后代为三倍体,高度不育,即他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说明野生型青蒿与四倍体的青蒿不是同一物种。
(2)假设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用A(a)来表示,根据分析,白花类型为隐性性状,则P和Q的基因型都为aa,P和Q杂交以后产生的子一代全部为aa,表现为白花;若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则可以设这两对基因分别为A/a、B/b,P的基因型为AAbb,Q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两者杂交的基因型为AaBb,均表现为黄花;综上所述,如果F1均开白花,则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如果F1均开黄花,则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
(3)已知该性状涉及两对基因,首先明确黄花为双显性性状,其余表现为白花,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此时可以利用上个小题的子一代进行实验,使其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符合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符合A_B_(黄花)∶A_bb(白花)∶aaB_(白花)∶aabb(白花)=9∶3∶3∶1,因此黄花∶白花=9∶7;若两对基因连锁,则AaBb是由AAbb和aaBB个体杂交而来,表明A和b连锁、aB连锁,因此AaBb自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白花)∶aaBB(白花)∶AaBb(黄花)=1∶1∶2,即黄花∶白花为1∶1。综上所述,若要证明该结论,让F1自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中黄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F2中黄花植株∶白花植株=1∶1,则这两对基因不是独立遗传。
32.(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1分) 群落演替(1分)
(2)物种组成(1分) 基因 (3)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以脂肪为唯一碳源 采集的土样 (2)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3分) 倒置
(3)甘油管藏 (4)凝胶色谱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38.[生物一—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脱氧(核糖)核苷酸(2分) RNA 聚合酶(2分) NcoI、BamHI(2分)
个体(2分) 发生性状分离(2分) 连续自交 (2分)
防止 EβF合成酶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其他植物(防止基因污染)(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