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0 21: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经互会的建立过程和影响;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认识东欧剧变的表现,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成败,使学生了解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借助材料与教材内容,小组讨论,探讨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难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苏联的解体》,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存在了69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最终会解体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内容探究】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教师提问:同学们能说出二战后,世界上有哪些社会主义国家吗
提示:东欧的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拉丁美洲的古巴。
2.教师提问: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为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对抗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建立“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同时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共还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3.教师讲述中苏建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4.教师过渡: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苏联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那么,赫鲁晓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呢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苏联经济发展漫画
材料二 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 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
提示:说明苏联模式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的做法,使苏联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整个国家就像一个“跛足的巨人”。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结合下面材料,说出赫鲁晓夫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如何看待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
材料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负责管理全国牢狱营中的政治犯),并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观点。
提示:政治改革:赫鲁晓夫提出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看法: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是错误的,正因为他不能全面地认识斯大林、全面客观地分析苏联 30 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社会现状,他的改革也就注定无法成功,只能是对苏联模式进行小修小补。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 采取了哪些经济改革措施 对此如何评价
材料 斯大林特别重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虽然也得到恢复,但远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这必然阻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1953年,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可粮食总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却与 1913 年相当。也就是说,20 世纪50年代的苏联人比1913年的俄国人吃到的面包和肉要少20%。
提示:原因:当时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对于食品、工业对于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措施:在农业上,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评价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材料一 1964年,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开始了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对当时的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64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新经济体制出台”,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发展规模扩大,苏联综合国力增强。第二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经济改革步伐减缓,停留在对以往改革的调整和修补状态,没有任何创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停滞和下降的趋势。
材料三 苏联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并强调发展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是苏联军事工业发展的重点。在上述方针指导下,苏联军费逐年增加,从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亿卢布,即4.75倍。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4%,约占财政支出的1/3以上。
提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教师讲解: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2.教师提问:后来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哪里 结果如何
提示:转向政治体制改革。结果: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教师过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那苏联控制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又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
4.材料展示: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都对东欧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表现。
提示: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充分发挥出来;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等。表现: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5.材料展示: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没有成功,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主观地把改革转向政治方面,想通过政治改革来促进经济改革,结果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苏联解体趋势加强。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即“八一九事件”。
教师提问:苏共高级官员发动“八一九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此事件对苏联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目的:阻止苏联解体。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影响:“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6.教师提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提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趁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
7.教师总结:苏联解体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二战后主导国际秩序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8.教师提问: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带来了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1)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认识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3)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冒进,也不保守。(4)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堂小结】
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帮助和扶持下,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改革成为必然趋势。由于改革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外部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被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我们要吸取教训,注意结合国情,继续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