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合格性考试第二次模考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通俗读物。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历史影响是
导致商亡周立 B.开创皇帝制度 C.神权王权结合 D.形成百家争鸣
2.“经过十年征战……秦从一个落后的诸侯国,变为主宰中国的统治者。”秦主宰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政治制度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D.导致了秦朝灭亡
3.有人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设立中外朝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4. 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
A.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 B. 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
C. 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 D. 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
5.在历史学习中,正确的时空观念尤为重要,与如图的①对应的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6.战国时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国君主提出治国方略,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该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
7.“洪武皇帝(朱元璋)……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造成皇帝面临工作负担无法承担的原因是
A.行省制度被取消 B.内阁制的推行 C.丞相制度被废除 D.军机处的设立
8.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后人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清代广州府佛山镇(今广东佛山)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雇佣20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A.清代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B.生产关系出现新因素
C.手工业普及大机器生产 D.广州商品经济较发达
10.晚清时期,李鸿章在外敌入侵刺激下认识到:“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体现“求富”思想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11.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丁汝昌率北洋兵舰与日本战于大东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以上史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其中主张从思想层面学习西方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13.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该漫画反映了
A. 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 列强支持下的军阀割据混战
C. 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 D. 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4.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符合这一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15.“自青岛登陆的日军精锐板垣师团,想不到临沂一战,竟被我庞炳勋等所统率第三军团打得倒退九十里,使板垣首占徐州的美梦落空。”该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6.“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A.保家卫国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朝鲜统一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方面做出的一大创造性贡献。这说明政治协商制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B.为各国政党建设提供了借鉴
C.调动了各民主党派参政热情 D.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期
18.在某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致了《开幕词》,刘少奇作了《政治报告》,周恩来做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此次大会
A.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政治基础 B.制订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1983年6月,邓小平在谈话中说:“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该谈话表明当时
A.国共两党希望祖国完成统一 B.“九二共识”已被两党接受
C.“一国两制”已经正式提出 D. 国共两党民族统一理论相似
20.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被誉为“跨越大洋的握手”。这一外交活动带来的成果是
A.“乒乓外交”轰动世界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下列遗址或遗物中,可以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是
22.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情况:“……在复活节他们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还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A. 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 B. 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
C. 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 D. 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
23. 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24.婴儿出生后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撒,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D.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5.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第一次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A.达·伽马由此进入了印度洋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C.世界市场因此初步形成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26.荷兰人为寻找东北航线,自1594—1597年曾5次率领探险队去北冰洋,并两次沿新地岛西岸和北岸航行,到达了喀拉海峡。中应该填的航海家是
A. 卡蒂埃 B. 巴伦支 C. 哈得逊 D. 德雷克
27.美国权力架构中三权分立的设计实际上践行下列谁的政治理想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康德
28. 14世纪以来,欧洲在发现“人”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 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 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2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重商主义理论的盛行
30.《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工人运动的兴起
3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反映了
A.资产阶级要求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B.被压迫民族人民迫切要求实现民族解放的任务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各国人民学习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的迫切要求
32.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标志是
A.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D.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33.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
A.沙皇 B.布尔什维克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4.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被誉为“新世界的罗马”。两条大道贯穿全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主要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这说明在古印加道路具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联络功能
35.“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一战结束 B.二战爆发 C. 苏联解体 D.美苏“冷战”
36.世界银行的条例中写道:“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据此可知,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
A.稳定国际汇率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经济全球化
37.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几近“零关税”的贸易便利极大地推动了三国间贸易的发展。但进入2017年以来,美国不断声称该协议使得企业从美国向墨西哥迁移更加容易,导致美国工人失业而威胁退出。下面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B.墨西哥是该贸易区的最大受益者
C.美加墨三国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D.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合作面临挑战
38.下表反映了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年代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1.0 27.5 51.0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政府鼓励人口迁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9.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克服障碍获得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下列表述不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障碍的是
A.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B.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C.自身的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贪污腐败等 D.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国际合作不断增强
4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
、
二、非选择题:共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10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材料二 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性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的条件。(2分)
(3)材料三中的“会址”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4分)
42.(10)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期,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特征,并从该模式的弊端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态势并分析其原因。(3分)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1分)
高二历史第二次合格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ABCDD CCCBB 11-20 CDCDB AACCB
21-30 BBADB BCCAB 31-40 ABDBD CDADB
二、材料题
41.
(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
(2)条件: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2分)
(3)地点:上海。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4分)
42.
(1)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1分)
原因: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等。(任答两点,2分)
(2)原因: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存款安全。(2分)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
(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1分)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 经济管理部门。(任答两点,2分)
(4)认识:经济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等。(任答一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