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窗》优秀实用课件:60页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窗》优秀实用课件:60页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14 1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三册——澳大利亚 泰格特 窗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提高复述和写作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阅读小小说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
  1.掌握小小说的结构特色。
   2.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导入新课:
  有位诗人说过:“打开窗户阳光不只是一种颜色”,窗户是房屋的眼睛,也可以折射出人类的灵魂。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1.学生看幻灯片讲述故事.2.范读课文(单击鼠标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配乐朗读,并欣赏幻灯片)
二、局部研读
(一)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我们学过的小说《项链》《荷花淀》的情节发展有哪些环节?想一想开端发展高潮一间病房
两个病人一人描绘窗外美景
一人产生嫉妒心理一人病情严重
一个见死不救 本文是一篇小小说,是否符合同样的情节发展规律?每个情节交代了哪 些内容??(点击“想一想”明确答案) 小小说篇幅短小,惜墨如金,可从本文情节来看,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窗外美景,在小说中找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努力呀!点击”努力“返回(二)小说的第二要素—人物
  (小组讨论,探讨、感悟人性)1.你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是怎样认识的?
2.小说中只有两个人物,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病人,为什么靠窗的病人要把一堵墙幻化成美丽而且充满生机的公园?
3.又是什么原因使不靠窗的病人仅仅为了一个窗而可以置病友的垂死挣扎而不顾?
探讨、感悟人性
(小组讨论)
自私自利 得寸进尺 
贪得无厌 卑劣冷酷  开朗热情 舍己为人
心地善良 道德高尚1.另一位病人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
2.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
3.他为自己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提示:小说中只有两个人物,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病人,为什么靠窗的病人要把一堵墙幻化成美丽而且充满生机的公园?一个心中没有春天的人,他眼中同样没有春天,这虚幻的景象中包蕴着一个伟岸的形象,一颗美好的心灵。感悟人性:又是什么原因使不靠窗的病人仅仅为了一个窗而可以置病友的垂死挣扎而不顾?
把幸福建立在同伴的死亡之上,又是何其卑鄙,这正如培根所说的:“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他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嫉妒者“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感悟人性:(三)小说的第三要素—环境本文的具体环境描写在哪里?  文章第一自然段:一间小小的病房,仅容下两个人的窄小空间,一扇“可以看见外界”之窗。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一间病房 一人描绘窗外美景 一人病情严重 一人发病死去
两个病人 一人产生嫉妒心理 一人见死不救 一人占窗口床

景(虚) 墙(实)
出乎意料之外
合乎情理之中
对比主题赞扬描述者
鞭挞贪欲者板书设计:  如果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的不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而正是第一个病人描述的那种美景,他又会如何想呢?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文中必须包括下列词语:
五彩斑斓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不得而知 纹丝不动 作 业榆树市大坡职业高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