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0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0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1 20: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知识体系梳理
●重难考点精讲
●当堂限时训练
知识体系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水平结构
时间结构
植被
生物群落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碳循环
氧循环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生物圈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组织
器官
生物
个体
种群
群落
重点梳理
1.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图3-1所示。
种群
生态系统
但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也有区别,如下表所示。
例子 易错点
种群  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一条河中的所有蛙类都不是种群,因为鱼类、蛙类并不是只有一种生物
群落  一片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一个花园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不是一个群落,因为这个花园中还有微生物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等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并不是包括整个地球,而是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这些生物生存区域中的非生物因素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生物
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续表)
概念间关系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组成  阳光、空气、 ______________ 等 主要是 ______________  营捕食、寄生和共生的各种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
水分、无机盐
绿色植物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作用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无机物→      ;光能→    ;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    
(续表)
有机物
化学能
无机物
但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种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图3-2所示。
图3-2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图3-3
(2)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变化:(以“甲→乙→丙”为例)
①短时间内:如果乙减少,则甲增加,丙减少;如果乙增加,则        。
初级消费者
捕食
物质
甲减少,丙增加
②长时间内:如果乙减少,则甲先增加后减少,丙先减少后增加,最后各种生物数量        。
(3)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法: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数到最后一个消费者为止算一条。
保持相对稳定
图3-3
初级消费者
捕食
物质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图3-4
捕食
竞争
1.[2014·杭州]下列选项最符合图3-5图意的是 (  )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对点练习
图3-5
D
2.[2021·丽水节选] 2021年5月1日,位于丽水市区的华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孔雀草等近2 000种植物多数可入药,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园内所有绿色植物属于 。
(2)华东药用植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__________。
生产者
太阳能
3.[2015·杭州]如图3-6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
者是    。
(2)图中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
成分是     。
图3-6
7

分解者
(3)太阳能通过           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
的特点是            。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氮等基本化学
元素在生物与      之间可以
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图3-6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无机环境
4.[2019·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3-7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
→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
(2)该模型中共有    条食物链。
图3-7
虾幼体与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
6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
     。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
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
成分是     。
图3-7
增加
分解者
4.[2020·金华]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属于 。
(2)婺江岸边和水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分解者
群落(或生物群落)
4.[2020·金华]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3)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
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4.[2020·金华]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4)通过河道曝气机增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
自动调节
例1 [2021·绍兴改编]一种难降解药物Y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
图3-8回答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
链,其中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其中的生产者是      ,湖泊中的所有鱼能构成一个种群吗     。鱼和虾之间的关系是      。
重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图3-8
3 
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
水生植物
不能
捕食和竞争
(2)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Y会在    体内的浓度最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水体中的溶解氧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8
食鱼鸟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该湖泊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
                。
图3-8
太阳能(或光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大部分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如果湖泊遭到轻度污染,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先减少后恢复到正常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如果污染加重,生物数量和种类锐减且不能恢复,这说明________
         。
图3-8
自动调节能力
自动调
节能力是有限的
(6)生物残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需要被    (填生态系统的成分)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水生植物利用,说明这个成分对水体的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湖泊中这些有机物太多,会使水体发臭,即水体发生    。
图3-8
分解者
物质循环
水华
(7)为了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有关部门采取该湖泊流域禁渔、投放多种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对此措施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3-8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
态系统越稳定
【变式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3-9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
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
和丙的数量增加
图3-9
D
例2 [2021·广东]“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搜集了如图3-10所示材料。请分析作答:
重点二
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图3-10
(1)在图甲中,大气中二氧化碳
直接来源于过程      (填
编号),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
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绿色植物通过过程④     ,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
氧气,维持    平衡。
图3-10
①②③⑤
分解者
光合作用
碳—氧
(2)图乙显示1963~2019年
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
化碳排放量都      。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
    ,已经出现超过生物
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趋势,导致     增强,
全球气候变暖。
图3-10
持续增加
吸收量
碳中和(或自动调节能力)
温室效应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植树造林
低碳出行(答案合理即可)
【变式2】[2018·台州]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
一号”内各生物间
的物质流动。图中
有    条食物
链。
图3-11
2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
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角度评价此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3-11
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生态
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两种最佳色光为_______
    。
图3-11
蓝光
和红光
例3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3-12中的曲线能
正确表示较长时间
内兔群数量变化的
是 (  )
重点三
生态系统中的图像
图3-12
D
【变式3】如图3-13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①的种群密度大于
种群②的种群密度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C.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群落
D.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生物一定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图3-13
B
1.[2021·温州苍南模拟]2020年2月非洲国家肯尼亚发生了70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入侵。肯尼亚境内所有的沙漠蝗虫构成了一个 (  )
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B
2.如图3-14表示生态系统中某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群落
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图3-14
C
3.[2021·温州鹿城模拟]如图3-15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其中甲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图3-15
D
4.[2021·宁波]宁波月湖景区的梧桐树因被天牛的幼虫蛀食,生长受到影响。化学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导致抗药性天牛数量增多,所以效果不明显。2021年5月初,园林部门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之一)的方法,以虫治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群落
B.天牛的抗药性只与生物遗传有关
C.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天牛→花绒寄甲
D.“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D
5.[2021·金华模拟]图甲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乙表示图甲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生态
系统中共有_______
条食物链,该生态系
统中,各生物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图3-16
5
太阳能(或光能)
(2)若图甲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和  。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
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
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
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
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图3-16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自动调节
(4)根据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写出图乙表
示的食物链:         (用
A、B、C、D四个字母及箭头表示)。
(5)图乙中的A对应图甲中的生物
是    。
图3-16
D→B→A→C

6.图甲为杭州某农田生态
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
食关系图解,图乙为碳元素
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
解。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    条
食物链。


图3-17
3
(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    。
A.种群、一只麻雀
B.种群、一个麻雀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只麻雀
D.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


图3-17
D
(3)请在图乙相应位置将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补充完整。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3-17
分解者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