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一、教学目标: 点掌握重庆谈判、了解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2、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战役让学生从中感受领导人的雄才伟略,通过战争中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得出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放战争的过程。 难点: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图片(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情形) 同学们,请看这几幅图片,抗日战争结束后,留给中国的是满目疮痍,中国老百姓足足有30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因此,人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和平民主)导入简单明了,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思考人民最急迫的需求,更能联想到如果发动内战是不得人心的。 (二)分析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回顾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存在了两个政党,一个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追求的是民主和平;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独裁、内战。美国在中国推行的政策是扶蒋反共。所以,内战势在必行!但是蒋介石又想把内战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所以他设了一场鸿门宴——重庆谈判。 (三)第一篇章:和平之光--重庆谈判 1、国民党目的: (1)国民党的目的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想在政治舆论上,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共产党目的: 为了使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2)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时间:1945年。 4、结果: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5、内容: ①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6、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①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②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四)第二篇章:和平之殇——内战爆发 1、时间:1946年6月 2、标志: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 (2)战略战术:自卫战争 (3)主要方式:运动战 (4)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5)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5、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从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6、战略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度黄河天险,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了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精锐 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出示三大战役示意图;请各位小军事家,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战役,找出该战役的时间、指挥员及作战部队、歼灭国民党人数、历史意义。小组派代表回答: (1)辽沈战役:时间 1948年 9--11;领导人:林彪、罗荣桓;歼灭人数:47万余人。历史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时间 1948.11-1949.1;领导人: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歼灭人数:55万余人。历史意义: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平津战役:时间 1948.11-1949.1;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歼灭人数:52万余人;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教师讲解:北平国民党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了和平改编。在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 8、战略决胜----渡江战役 时间:1949.9 结果: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意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9、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经济:实行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 社会: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军事:作战方针明确,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五)第三篇章:改革赢人心----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土地改革的时间:1947年 3、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土地改革的意义: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六)拓展延伸 归纳从1927年到1949年国共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并根据这四个阶段的影响,谈谈对我们今天两党关系发展的启示。 1、关系演变及影响: 1924—1927年:第一次合作,沉重打击北洋军阀以及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1927—1937年:分 裂,国家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 1937—1945年: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946—1949年:分 裂,内战再次爆发,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2、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两党更须以民族利益为己任,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七)课堂小结 得民心者的天下,国民党是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解放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革命先烈们为争取和平而热血奋战。所以,我们要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也期待着国共两党能够再次携手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