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7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1 15: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古战场遗址
1
2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
了解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的基本情况。
学习目标
3
探讨孝文帝改革内容及影响,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淝水之战
(一)背景:强大后的前秦,疆域辽阔。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1)经过
383年




地点:
淝水
(现今安徽省寿县东南)
双方军力对比:
前秦—80多万 东晋—8万多
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从各地向南进发,晋军只有八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苻坚骄傲的对部下说,我有强大的军队,文武如林,摧毁晋朝,如风吹落叶一般。他吹嘘自己的军队“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出发前,连东晋皇帝、宰相俘虏后的公馆都准备好了。晋廷宰相谢安主张坚决抵抗,沉着冷静,调度有方。
风声鹤唳
以吾之众旅(军人),投鞭(马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
余众弃甲宵遁(连夜逃跑),闻风声鹤唳[lì],皆以为王师已至。
——《晋书》
见部阵整齐,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有惧色。
——《晋书》
草木皆兵
(二)淝水之战的概况
时间
(3)影响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此战后,曾经风光无限的前秦政权也随之瓦解。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袭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淝水之战的概况
(2)结果
晋军打败前秦军,苻坚兵败逃回北方
前秦苻坚
东晋谢安
(4)
失败原因
骄傲自大
害怕畏惧
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
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
战术失误
运筹帷幄
阅读课本P93页相关材料,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
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用计得当
知识小卡片——淝水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交战兵力对比相关成语典故战争结果战争意义归纳总结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公元383年前秦—东晋87万—8万东晋以少胜多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使东晋王朝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南方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目标导学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一)背景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当粗犷豪放的草原游牧文明遭遇崇尚礼仪的中原农耕文明,自然产生了激烈而痛苦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拓跋鲜卑要怎样才能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②北方内迁民族出现民族交融趋势。鲜卑族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治理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汉化改革
“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
背景:_____矛盾激化
背景:_____矛盾激化
论从史出
阶级
民族
(二)目的: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第四单元
(三)改革措施
(1)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
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都城平城,地处偏远,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吸收汉文化制度。洛阳卧居中原,山川纵横、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一方面加强了同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吸收汉族文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控制。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
孝文帝为什么要将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巧借南征成功迁都



第四单元
(三)改革措施
(2)推行汉化措施:
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
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咸阳王禧传》
a.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第四单元
(三)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汉服出御图》
鲜卑衣服狭而短,窄领小袖,便于骑射,汉服宽而长。



比较汉服与胡服的区别?
b.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2)推行汉化措施:

汉服饰俑
鲜卑服饰俑



第四单元
(三)改革措施
孝文帝下令把一百多个鲜卑族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汉姓。拓跋皇室改姓为元,孝文帝拓跋宏成为元宏。
c.改鲜卑姓为汉姓
(2)推行汉化措施: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皇族) 元姓
独孤 刘
丘穆棱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尉迟 尉
第四单元
(三)改革措施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想一想这种姻亲关系对北魏的统治有什么好处呢?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2)推行汉化措施: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第四单元
【拓展】采用汉制,以孝治国
用汉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汉礼: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
(三)改革措施
第四单元
(四)改革的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抛弃自己民族的长处,热衷于学习汉文化的糟粕。加速北魏国家的衰亡——





表面看来,孝文帝改革使拓跋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但改革,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第四单元
(一)表现:经济上
(1)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第四单元
(一)表现:经济上
(2)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第四单元
(二)表现:政治上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第四单元
(三)表现:文化上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发展。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第四单元
(四)表现:心理上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能带来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南北朝时期长达160多年的对峙局面,为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交融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
第四单元
(五)影响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
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
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 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各民族之间出
现了经济上的密切交往、文化上的频繁交流
的现象。材料中的“现象”使得( )
A.北方战乱频发
B.北方人口南迁
C.民族隔阂逐渐加深
D.“胡”“汉”的观念逐渐淡薄
d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