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2.目的: 加强国防,以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3.成果秦山核电站内部大亚湾核电站 1960年,酒泉,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这是中国在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求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神七”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袁隆平其人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思考:我国何时掌握人工杂交技术?2.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的出现1973年,人工培育3.袁隆平的杂交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有性:春秋; 无性:西汉三、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2)198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银河Ⅰ号”(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机器人足球赛会讲四国外语机器人小姐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3.科教兴国。4.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5.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合理把握,为人类造福。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反之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课堂练习1.被誉为我国“两弹元勋” 的是 (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李四光 2.思考题: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