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一、单选题
1.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
B. 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C. 人用力将弓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B.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C.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压强
D. 起风时,屋内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3.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断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站住不动 B. 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 迅速走开 D. 踮着脚尖轻轻走开
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 , △F甲<△F乙 B. ρ甲>ρ乙 , △F甲>△F乙
C. ρ甲<ρ乙 , △F甲<△F乙 D. ρ甲<ρ乙 , △F甲>△F乙
5.在生产和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下列事例中解释错误的是( )
A. 泼水时,水受到力的作用飞出去了,盆在惯性作用下留在手中
B. 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 火车进站时,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低,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
D.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车轴加润滑油可减小摩擦
B. 自行车脚踏板做的较宽,可以增大压强
C. 没有拉动物体是由于拉力小于摩擦力
D. 磁悬浮列车减速进站,受到的是平衡力
7.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A:mB和对地面的压强pA:pB分别为( )
A. mA:mB=2:1 pA:pB=2:1 B. mA:mB=1:1 pA:pB=2:1
C. mA:mB=1:1 pA:pB=1:1 D. mA:mB=2:1 pA:pB=1:1
8.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8m处的大气压强比丽江玉龙雪山的高
B. 昆明的大气压强比北京底,所以运动队要到昆明进行高原训练
C. 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通常阴天的气压比晴天高
D. 大气压强的大小,大约相当于1cm2的面积上大气产生的压强
9.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B、C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A<SB<Sc),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ρ甲>ρ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某个容器中,物体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最小的是:( )
A. 甲放入A中 B. 甲放入B中 C. 甲放入C中 D. 乙放入B中
10.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当两容器盛液体的高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如果这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
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二、填空题
11.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卷”字用得恰到好处。风将茅草卷起来,这是因为屋顶空气流动速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屋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屋外空气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屋内空气的压强,产生一个向________(填“上”或“下”)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
12.如图所示为世界上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飞机的动力全部来源于太阳能.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飞机机翼的上表面较凸起,在飞行时,机翼上方的气体流速大, 小.如此巨大的飞机,在制造材料选取上,应选择密度较 的材料.
1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满水,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且水深为0.3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____Pa;用手将玩具鸭向水里下按,则玩具鸭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4.图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________ρ乙(填“>”、“<’’或“=”),其中________种液体是水.(g取10N/kg)
15.图1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水的体积V和水温t关系如图2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水温从1℃上升到7℃的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 依据是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如何变化 , 依据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6.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完成下面各小题: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3)“在丙图中,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将 (“变大”、 “变小”或“不变”)
17.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陈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亭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1)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实验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比较液体压强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称 .
(2)小亭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所以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
(3)小亭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小亭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
18.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将装有不同质量细沙的同一吸管放入甲液体中,已知m1>m2>m3 , 并记录其静止时浸入液体的深度h,如图(a)、(b)、(c)所示.接着,他们换用乙液体,重复实验,如图(d)所示.
(1)本实验中,通过________来比较吸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13(a)、(b)和(c)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分析比较图13(a)和(d),某同学认为(d)图中吸管浸入深度大,所以液体内部压强大,所以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大.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1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试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形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A
6.【答案】 A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D
二、填空题
11.【答案】 大于;小于;上
12.【答案】 可再生 ;压强 ;小
13.【答案】 3000;变大
14.【答案】 大于;乙
15.【答案】 不变;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大小等于水受到的重力大小,即 F=G,虽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水的质量不变,重力G不变,所以压力F不变;不变;由p= 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F不变,容器底部面积S不变,所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不明显)。
(2)压力;受力面积
(3)变小
17.【答案】 (1)相平;转化法
(2)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3)大;不变
18.【答案】 (1)细沙的质量
(2)同种液体,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错误;图a、d中砂子质量相同,因此液体内部压强相同,d图中的深度大于a图,所以乙液体密度小
19.【答案】 (1)形变
(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丙、丁
(
第
一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