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二1月合格性模拟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二1月合格性模拟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1 08: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合格性模拟测试
化学试卷
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0-16 Na-23 A1-27 S-32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共84分)
1.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为柔软的金属丝,它和棉纤维一起编制称为防辐射的劳防服装,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耐腐蚀性 B.还原性 C.热传导性 D.延展性
2.1mol/L 的FeCl3溶液中CI-浓度为
A.1mol/L B.1mol . C.3mol/L D.3Lmol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Cl B. Fe C.稀盐酸 D.酒精
4.下列化合物的俗名和类别均正确的是
A. Na2CO3:纯碱、碱 B. CaO:熟石灰、碱性氧化物
C. NaHCO3;小苏打、盐 D. KAI(SO4)2·12H2O;明矾、混合物
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硫酸 B.氨水 C.硫酸铜溶液 D.淀粉溶液
6.工业上粗硅的生产原理为,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是硅单质
B.夭然气的主要成份是CH4
C.氧化钠可用于潜水艇制备氧气
D. Na2CO3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能利用图示装置及物质制取和收集相应气体的是(除杂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中最终收集的气体
A 稀硫酸 Zn H2
B 浓硫酸 Cu SO2
C 稀盐酸 CaCO3 CO2
D 浓硝酸 Fe NO2
9.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H4Cl B. MgCl2 C. CO2 D. Cl2
10.人体血红蛋自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发生变化,生成商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该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11.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气化 B.石油分馏 C.大米酿酒 D.食物腐烂
12.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H2O的电子式: B. c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 CHs 的空间充填模型: D.乙酸的结构式: C2H4O2
13.液氨作为汽车未来的新能源,反应为: 4NH3+3O2= 2N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3是氧化剂 B. NH3的氢元素被氧化
C. O2发生还原反应 D. O2中氧原子失去电子
14.在含有大量0H—、Ba2+、CI—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H+ B. Ag+ C. D.
15.下列操作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灼热的坩埚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
C.浓NaOH溶液沾到手上立刻用盐酸冲洗
D.戴护目镜观察活泼金属与H2O的反应
16.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分子所含官能团相同
B.乙酸和钠发生置换反应:乙醇与钠不反应
C.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17.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 MnO2+4H++2C1-Mn2++Cl2↑+2H2O
B.铜粉与稀硝酸的反应: Cu+2H+==Cu2++H2↑
C.氯气与FeCl2溶液的反应: Cl2+Fc2+==2C1- +Fc3+
D、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H++OH一=H2O
18.下列有关甲烷和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两者互为同系物
C.两者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D.两者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9、下列转化能通过加成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 CH4CH3Cl B. CH2=CH2CH3CH2OHC. CH3CH2OHCH3CHO
A.铜奔马(马踏飞燕) B. 良渚玉琮 C.曾侯乙编钟 D.铜屏风构件
21. (Ac 的中文名“铜")是一种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在治疗癌症方面有重大作用。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225
B.中子数为89
C.核外电子数为13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25
22.已知; Mg+2HCl=MgCl2+H2↑, 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吸热反应
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3.我国科学家利用如下反应实现了低温制氢。CO (g) +H2O (g) CO2 (g) +H2 (g)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当CO、H2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H2O全部转化为CO2和H2
B.该反应己达化学平衡状态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D. CO、H2O、CO2、Hz的浓度一定相等
24.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为正极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小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 H+在锌片表面被还原
25. X、Y、乙、W、Q属于周期表前20号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和X位于同一主族,Q是第19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只有一种
B.原子半径: r(X)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Y>Q
26.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工业上利用油脂制取肥皂
C.蛋白质遇硫酸铜溶液后不会失去生理活性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7.对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2FeCl3+Cu=2FeCl2+CuCl2)产生废液X进行回收处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FeCl3与Cu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约为6.02x 1023
B.若废液X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X中
C.若向溶液A中、溶液B中分别加入少量铁粉,铁粉均有减少
D.实验室中进行操作①②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榨
28.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I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9. (6 分)氧化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某兴趣小组利用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还含有少量SiO2、Al2O3等杂质)设计制备氧化镁的流程如图:
(1)步骤( 1 )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1)分离出的滤渣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了含OH-、CI-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I)中Mg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0. (10 分)绿矾(FeSO4 7H2O)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矿石,翠绿如宝石,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一<唐本草) 和《天工开物》等古籍都记载中国很早就能焙烧绿矾制备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铁红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
材料二公元 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查比尔曾提出,把绿矾焙烧可以蒸馏出“矾精”,它具有比较大的溶解力。绿矾焙烧是一种生产硫酸的古老方法。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试验装置对绿矾的焙烧反应进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A玻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矾精”是硫酸溶液:取U形管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_____ (填试剂名称),溶液呈红色,说明“矾精”中含有H+检验“矾精”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某工厂计划用绿矾焙烧工艺生产高纯度铁红(FezO3)160kg,计算理论上所需绿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01-05 DCACD 06-10 BBCCA
11-15 BDCCD 16-20 DAABB
21-25 DABCB 26-28 B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9. (6 分)
(1)过滤(1分)
(2) SiO2 (1分)酸性(1分)
(3) (1分)
(4) MgCO3+2H+= Mg2++CO2↑+H2O (2 分)
30. (10 分)
(1)①绿色晶体变红棕色粉末(2分)
②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环境(1 分)
③紫色石蕊试液;(1分)
取U形管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 分)(2)556kg (共4 分)
解析:
Fe2O3 ~ 2FeSO4.7H2O(1分).
n(Fe2O3) = 160x103g160g/mol= 1x 103mol(1分)
n(FeSO4.7H2O)= 2n(Fe2O3)= 2x103mol(1分)
m(FeSO4.7H2O) = 2x 103molx278g/mol =5.56x l03g = 556Kg (1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