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练习(第1~7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练习(第1~7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1 13: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章 期末自我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科学原理。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关于露的形成,“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2.(2020西湖区模拟)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中有许多科学现象与水相关,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墙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乙图: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丙图:利用该实验能测量出土壤中水的体积分数
D.丁图:比较A种子和B种子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
A.学生用吸管喝酸奶
B.用打气筒把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中
C.把吸盘挂钩按压在墙壁上,可以挂衣服
D.将针头插入药液内,拉动活塞,药液就进入针管
4.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某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50,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 (  )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A.Ⅰ级,优 B.Ⅱ级,良
C.Ⅲ级,轻度污染 D.Ⅴ级,重度污染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能使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且饱和澄清石灰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是 (  )
A.硝酸铵 B.蔗糖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7.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可以体现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关的是 (  )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的保护气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C.氧气:可供给呼吸,医疗上用于抢救病人
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8.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比第一次沸腾时低
9.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②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④青蛙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蝌蚪、成蛙三个发育时期
⑤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0.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
④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
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⑧由水和酒精混合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A.①③④⑤⑥⑧ B.②⑤⑥⑧ C.③⑥⑦ D.全部正确
1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是 (  )
A.称量完固体氢氧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倾斜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有少量水残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D.转移已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
12.图为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X含量分布模型图,关于X具体代表的量及与其相对应的食物链错误的是 (  )
图 
选项 X 食物链
A 有机物总量 丁→丙→乙→甲
B 个体数量 丁→丙→乙→甲
C DDT(一种农药)含量 丁→丙→乙→甲
D 化学能总量 丁→丙→乙→甲
13.如图所示,甲、乙是并列关系,丙则包含甲、乙,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关系的是(  )
A.丙是胚胎发育,甲是变态发育,乙是无变态发育
B.丙是传粉,甲是风媒传粉,乙是虫媒传粉
C.丙是无性生殖,甲是克隆,乙是分裂生殖
D.丙是生态系统,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
14.如图所示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稳定性最强
B.青蛙是稻田的“卫士”,在该生态系统中位于第三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蛇
D.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
①猕猴的克隆 ②花生的开花结果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柿树的嫁接 ⑤试管婴儿的诞生 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④⑤⑥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6.如图简要呈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大豆的一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组成了完整的胚
B.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
C.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17.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人胚胎三维培养系统,揭示了人体从受精卵到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从而为胚胎早期发育的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的形成发生在女性的子宫中
B.②中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与①相同
C.②→③过程经历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人胚胎三维培养系统模拟了人体内的胚胎发育环境
18.(2020拱墅区模拟)①中溶液是60 ℃时含有120 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图所示操作后得到18.0 g NH4Cl固体,已知60 ℃和20 ℃时,NH4Cl的溶解度分别为55.2 g和37.2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为60 ℃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60 ℃和20 ℃时NH4Cl的饱和溶液
C.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D.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9.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a所表示的时刻为 (  )
A.点燃红磷放入集气瓶中,盖紧橡皮塞
B.红磷熄灭,集气瓶内温度逐渐降低
C.打开弹簧夹
D.水沿导管流入瓶中到达刻度1处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a端通入氮气;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⑤从b端通入氮气。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
A.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⑤③① D.④②③①
二、填空题(共31分)
21.(2分)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因水分过多,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    ,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    。
A.壤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砂土类土壤
22.(5分)新冠疫情时期,防疫和学习同行。戴口罩上课常会使同学们的眼镜片起雾,造成困扰。这是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    ,遇到较冷的镜片时就会    成    。另外,同学们在使用主要成分为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时发现,皮肤上的洗手液很快就消失了,伴随而来的是一阵凉快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会      。
23.(4分)据报道,新疆有多处煤层发生了自燃,调查显示其原因为埋藏在地下的煤层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了    ,使煤层的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煤层就发生了燃烧。煤场工人往煤堆上洒水,一方面减少煤堆中的空气,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    ,从而防止煤堆自燃。
24.(4分)(2021丽水)2021年5月1日,位于丽水市区的华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孔雀草等近2000种植物多数可入药,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请回答:
(1)柳叶马鞭草常用分根法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叫作      。
(2)孔雀草的花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孔雀草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园内所有绿色植物属于    。
(4)华东药用植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源于    。
25.(8分)图中甲~戊均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昆虫,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    现象。
(2)图甲和图乙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 ]    的发育阶段。
(3)图丁所示结构是由图丙所示结构中的[ ]    发育而来的。
(4)图戊中的结构[11]是由图丁中的结构[ ]    发育而来的。
26.(4分)(1)太阳的热主要以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
(3)下列应用中:a遥控器;b验钞机;c激光准直器,属于③区域光线应用的是    (填字母)。
27.(4分)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60 ℃时,在100 g水中加入80 g甲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80 ℃时,某溶液所溶解的甲和乙物质都已饱和。把该溶液冷却到室温,有晶体析出,经检验发现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甲,其原因是   (填序号)。
①80 ℃时,甲的溶解度更大
②80 ℃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③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提纯甲可采用     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8.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    和    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该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
(2)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3)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的位置,只改变圆孔的直径,观察现象如下表。
圆孔的直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
(4)在该探究实验中,当成像清晰时,可观察到像的形状为    。
A.烛焰形 B.三角形 C.圆形 D.菱形
2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盒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绿豆种子。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装置 种子数量 条件
A 20粒 不洒水 23 ℃恒温培养箱
B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23 ℃恒温培养箱
C 20粒 适量水(以快要淹没种子为宜) 4 ℃冰箱
实验结果:只有装置B中的种子萌发。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另一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又设置了一个实验装置D,选取20粒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放在塑料盒里,装满水并盖上盒盖,放在23 ℃恒温培养箱中3天。观察发现部分种子胚根突破种皮,小科对此现象疑惑不解。小华对小科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绿豆种子放入塑料盒内,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装满塑料盒并盖上盒盖。小华用煮沸并冷却的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也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探究的问题:①种皮的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 ②胚芽、胚轴或胚根的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 关于绿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30.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当水温升到92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水的质量减小,重复(2)的实验步骤,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四、解答题(共7分)
3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在此温度下将30 g氯化钠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用(1)所得溶液配制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多少克
答案
1.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和霜的形成过程都放热。
2.D  甲图中墙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由于光的色散。乙图中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氢气和氧气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不能成为水。丙图中利用该实验能测量出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丁图中A种子无水分,B种子水分充足,其他条件相同,根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这是在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B
4.C  某市空气污染指数为150,根据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对应101~200的范围,空气质量级别为Ⅲ和质量状况为轻微污染。
5.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6.C  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会有明显的能量变化,排除蔗糖和氯化钠。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该物质溶于水放热,为氢氧化钠。
7.B  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无关。
8.D  液体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得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液体沸点降低,液体重新沸腾起来,所以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9.C 
10.C  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②溶液、浊液都属于混合物;③物质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④浊液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⑤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⑥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⑦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⑧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水是溶剂。
11.C
12.C  有毒物质(例如农药)会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故体内DDT含量越高,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食物链应为:甲→乙→丙→丁。
13.A 14.B 15.B
16.B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并发育成根。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
17.A
18.B  ①溶液蒸发20 g水后,②和③中溶液恰好都含有100 g水。③烧杯底部有固体残留,所以为20 ℃时NH4Cl的饱和溶液,此时溶剂恰好为100 g,根据20 ℃时NH4Cl的溶解度为37.2 g可知溶液③中溶解的溶质质量为37.2 g,而析出的固体烘干后为18.0 g,可得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为37.2 g+18.0 g=55.2 g。根据60 ℃时NH4Cl的溶解度为55.2 g 可知①为不饱和溶液,②为恰好饱和的溶液。综上所述,①为不饱和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①和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③中溶液比②中溶液少了18.0 g溶质,故溶质质量分数③小于②。
19.C  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内空气中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图中信息可知,a点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而且是整个过程气压最低处,说明此时红磷已经熄灭并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要打开弹簧夹。
20.C  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纸花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b端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滴下,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其正确的顺序为①⑤③①。
21.C B
22.水蒸气 液化 小水珠 蒸发 吸收热量
23.缓慢氧化 温度
24.(1)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  (2)被子植物 (3)生产者  (4)太阳(或太阳能)
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1)利用根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繁殖。(2)孔雀草能够开花,属于被子植物。(3)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是来自太阳能。
25.(1)蜕皮 (2)c 蛹  (3)4 胚珠 (4)7 胚芽
26.(1)红外线 绿光 (2)色散 (3)b
27.(1)等于 (2)37.5% (3)③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8.(1)烛焰 纸筒(小孔) (2)没有控制孔的大小(面积)相同
(3)小孔越大,成像越明亮 (4)A
29.(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水分 (2)除去水中的溶解氧
(3)子叶的有无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
30.(1)需要 (2)98
(3)
31.解:(1)20 ℃时,将30 g氯化钠放入50 g水中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由此可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6.5%
或×100%≈26.5%。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由(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8 g,溶剂质量为50 g。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18 g+50 g+x)×16%=18 g,
解得x=44.5 g。
答:(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
(2)需要加水44.5 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