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法口诀表 1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法口诀表 1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10 10: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 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
2. 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3.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9人一组),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归纳。
(1)学过的乘法口诀是:1~9的乘法口诀,关于“1”的乘法口诀有1句,关于“2”的乘法口诀有2句……也就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数全部乘法口诀卡片,共45张。
②按上面算式中数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连加。
③利用凑整的思想进行简算。
④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连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对于能找到第3、4种简便算法的小组,给予奖励。
2.整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由于学生有了2~9的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制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如教材所示。
3.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对整理得有结构、书写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全部乘法口诀,并将整理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
(1)先出示一一得一。
(2)接着出示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整齐的排在一一得一的下面。
(3)依次出示3、4、5、6、7、8、9的乘法口诀,按教材的排法排好,就形成了一张乘法口诀表。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提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再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1.复习口诀的含义。
任意挑出一句乘法口诀(两个因数不同的),让学生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如“七八五十六”,使学生知道它既表示7个8相加是56,又表示8个7相加是56。
2.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用口诀进行计算的活动。
(1)已知两个因数求积的游戏。
方法是:请一位学生随意说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位学生则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乘,并算出结果,如果结果又是一个两位数,再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乘,直至结果是一位数或零。
一位学生报了3个数以后,互换角色进行。
(2)已知积求两个因数的游戏。
方法是:一位学生说一个积(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另一位学生则说出相应的口诀。如:一位学生说“24”,另一位则说:“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这两个游戏可在两人间进行,也可在一人和全班其他学生(或小组其他成员)中进行,还可在师生间进行,由教师说数,学生写算式。
四、课堂作业
1.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1)可让学生先观察表中出示的那一斜行数和中数的特征,然后填数,并涂上颜色。
(2)将表格填满以后,再引导学生整体观察这张数表,看看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如,由于将那一斜行数涂了颜色,学生能较快地悟出这行数就是这张数图的对称轴,两边对应方格里的数是相等的。学生发现的规律也许有很多,说出来都应给予鼓励。
2.做练习二十的第2题。这题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可让家长协同学生做好学具。学具做好后,学生在家中或在课内都可用它进行表内乘法口算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