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 学会乘加和乘减的计算。
2. 进一步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联系。
3. 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乘加和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乘加的方法推导乘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师生口诀对口令。
2.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2+2+2=( )
3+3+3+3+3+1=( )
4+4+4-2=( )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学生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什么?
教师提问:第一棵玉米树上有几个玉米?第二棵玉米树上有几个玉米?第三棵玉米树上有几个玉米?第四棵玉米树上有几个玉米?
这四棵玉米树结的玉米数相同吗?哪棵与其他的玉米树结的玉米数不相同?
第四课玉米树上有几个玉米?为什么第四棵玉米树上不是有3个玉米?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
3+3+3+2=11 3×3+2=11
教师说明:像3×3+2=11,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叫做乘加算式。
教师提问:像3×3+2=11怎样计算?(对乘加算式,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提问: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讨论汇报:4×3-1=11
为什么这样列式?像这样的算式怎样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减法,叫做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1. 56页的做一做第1题。
出示4盘桃,每盘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学生列式计算,4×3=12)
再出示2个桃,问现在有几个桃?(学生列式计算,4×3+2=14)
提问:你还会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5×3-1=14)
教师通过演示第5个盘里放1个桃,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帮助学生理解乘减算式。
2. 56页的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己完成)
3. 57页的练习十一的第4题。(学生看图理解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支试管,再自己计算,集体订正)
4. 57页的练习十一的第5题。(学生看图理解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再自己计算,集体订正)
5. 57页的练习十一的第6题。(学生看图理解题目要求什么问题,再自己计算,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