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10 11: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滩桥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命题人:李发平 审题人:贺书敬 考时: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向1 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1>ΔH3>ΔH2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69. 8 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
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ΔH=-(2×57.3) kJ/mol
4. 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 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 S(单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②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③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把下列四种W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个均盛有30 mL 2 mol·L-1硫酸的小烧杯中,并均加水稀释至100 mL使W和硫酸反应温和。已知硫酸过量,则起始反应最快的是(  )。
A.20 mL 1 mol·L-1
B.40 mL 1 mol·L-1
C.20 mL 2 mol·L-1
D.40 mL 2 mol·L-1
7.用3 g块状大理石与30 mL 3 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再加入30 mL 3 mol/L盐酸;②改用30 mL 6mol/L盐酸;③改用3 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9.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编组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F
Cl2
B
H2SO4
BaCO3
CO2
C
AgCl
HClO
Cu
D
Ba(OH)2
H2S
蔗糖
10.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在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加水,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12.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pH=0的盐酸;②0.1 mol·L-1的盐酸;③0.01 mol·L-1的NaOH溶液;④pH=1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0∶100∶1 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1
13.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 mL的KMnO4溶液
B.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80 mL 0.1 mol·L-1的盐酸
14、对于可逆反应A(g)+2B(g) 2C(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3X(g)+Y(g)2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若升高温度Y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达到平衡时, X与Y的浓度相等
16.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二.填空题
17(12分).I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 kPa下,10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4.6 g NO2需要吸收3.39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转移0.5 mol e-,放出65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4)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时间测得以下反应速率:
① v(X)=0.075 mol/(L·min);② v(Y)=0.001 mol/(L·s);③ v(Z)=0.06 mol/(L·min)速率由大到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填编号)。
III、(6)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1。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
容器
SO2/mol
O2/mol
N2/mol
Q/kJ

2
l
0
Q1

l
0.5
0
Q2

l
0.5
l
Q3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3气体放热98.5 kJ②在上述条件下每摩尔O2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③Q1=2Q2=2Q3=197④2Q2=2Q318(6分).有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A和B(如下图)所示,A容器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B容器的容积不变。起始时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按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在400 ℃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1)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t(A)______t(B),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比B容器中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2)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少量的等量氩气,A容器中化学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移动,B容器中化学平衡__________移动。
(3)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等量原反应气体,再达到平衡时,A容器中c(SO3)______,B容器中SO3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9.(8分)有浓度为0.1mol/L的盐酸、0.1mol/L硫酸、PH为1的醋酸,0.1mol/L 醋酸a、b、c、d四种溶液:
⑴三种溶液c(H+)大小关系为 .
⑵ 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是
⑶ 分别用以上三种酸中和一定量的NaOH溶液生成正盐,需酸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________。
⑷ 分别与锌反应,开始是产生H2的速率大小关系是_____ _。
20(6分).合成氨工业在现代农业、国防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 kJ·mol-1
(1)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d.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催化剂颗粒的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2)某温度下,若把10 mol N2与30 mol H2 置于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0%,则氨气浓度为__________(保留2个有效数字)。
(3)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1(9分)Ⅰ一定温度下,纯H2A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导电能力变化曲线说明H2A是一种________酸。
(2)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H+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C.加NaOH固体 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II某温度下,纯水离子积为9.0×10-14。
(5)pH=7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该温度下0.01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________。
(7)若测得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3,且溶液呈碱性,则该溶液的pH=______。中和100 mL该溶液需消耗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2(11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
(1)配制待测液: 将0.85 g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成100 mL溶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装0.200 0 mol/L标准盐酸应该用______滴定管。
(3)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
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50
20.70
2
20.00
6.00
26.00
(4)纯度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
(5)对几种假定情况的讨论(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①若刚见到指示剂局部的颜色有变化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
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