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奉贤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1 08:16:55

文档简介

2021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综合测试练习卷
(2022.01)
(完卷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35 分)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共 12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常温下,空气的密度约为
A.1.29 克/厘米 B.1.29×10 克/厘米 C.1.29×10 3 千克/米 D.1.29 千克/米 2.“电流”单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
A.安培 B.伏特 C.帕斯卡 D.托里拆利
3. 将重力为 5 牛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为 3 牛,则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A.5 牛 B.3 牛 C.2 牛 D.8 牛4.下列各物理量中,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电压 B.电流 C.长度 D.电量
如图 1 所示,已知电路元件均完好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到某位置时,发现某一电表达到满刻度,则
一定是A 表满刻度
滑片在向左移动
可能是A1 表或V 表满刻度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比值变小
如图 2 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现将它们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 S 甲′=S 乙′
B.剩余部分的体积 V 甲′=V 乙′ C.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p 甲< p 乙D.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 甲< F 乙
(
九年级物理 第
1
页 共
6

)
二、填空题(共 19 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上海地区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1) 伏;电视机与空调之间是 (2) 的(选填“并
联”或“串联”),关闭空调时通过电视机的电流将 (3) (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铜的密度为 8.9×10 3 千克/米 3,它的含义是每立方米铜的 (4) 为 8.9×10 3 千克;在托里
拆利实验中选用水银测定大气压强,主要是因为水银的 (5) 比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
大气压强将 (6)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图 3 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 (7) ,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水面距壶底 0.1 米,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8) 帕,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9)水的重力。
如图 4 所示,有甲、乙两种规格的电阻,当导体甲
两端的电压为 6 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3 安,则其电阻为 (10) 欧,10 秒内通过它的电荷量为 (11) 库。
当导体乙两端电压为 6 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2)
0.3 安(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如图 5 所示,电源电压为 U0,电阻 R1、R2 的阻值均为 R0。现电路中存在一处故障,且故障只发生在电阻 R1 或 R2 上。
① 开关 S 闭合前后,若两电表的示数均不变,则故障是:
(13) 。
② 开关 S 闭合前后,若仅有一个电表示数变化,则故障是:
(14) ,该电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15) 。
如图 6 所示,2021 年 12 月 9 日,我国空间站开展太空授课,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浮力“消失”的实验,并与地面上学生的实验进行了对比。
① 其中,符合浮力“消失”现象的是图 (16) (选填“a”或“b”)。
② 请你用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对太空中浮力“消失”的原因做出解释:
(17) 。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
如图 7 所示,重为 6 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
F。
如图 8 所示,将电源、电流表、小灯 L2 等元件符号填入电路空缺处,要求:①小灯 L1
与 L2 并联;②电流表测小灯 L1 的电流;③开关 S 只控制 L2。
四、综合题(共 33 分)请根据要求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体积为 2×10 3 米 3 的实心金属小球浸没在水中。求:
① 小球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② 小球受到的浮力 F 浮。
如图 9 所示,质量为 1 千克、底面积为 2×10 -2 米 2 的平底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体积为 5×10 -3 米 3 的水,水深为 0.2 米,求:
① 桶内水的质量 m 水。
② 水对桶底的压强 p 水。
③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p 桶。
如图 10 所示,在“验证 (1) ”的实验中,小顾同学将重力为 2.0 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示数为 (2) 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3) 牛,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 (4) (用 ρ 水、V1、V2 等字母表示)。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使用 (5) 测物体的体积。与“探究液体内
部的压强”实验比较,两者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6)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有
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以利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如图 11 所示是研究某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 (7) , 该结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
(8) 关系。(选填“定性”或“定量”)
小朱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现有电源、待测电阻 RX、滑动变阻器 RP、阻值为 25 欧的定值电阻 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他按照图 12(a) 电路正确连接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移至中点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如图 12(b)、(c)所示。
①本实验的原理是: (9) 。
②闭合开关 S 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置于最 (10) 端。(选填“左”或“右”)
③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经过思考,他认为使用现有的器材也能多次测量完成实验。于是他调整电路并来回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在 1.0V~4.5V 范围内变化。最后,他用 R0 替换 RP,测得电压表示数为 0.8V。根据上述信息,请将正确的数据填写在下表中。(计算精确到 0.1 欧)
物理量 序号 电流 IX(安) 电压 UX(伏) 电阻 RX(伏) 电阻RX 平均值(欧)
1 (11) (14)
2 (12)
3 (13)
如图 13 所示是某物理小制作小组同学设计的身高测量仪的简易电路图。电源电压为 6
(
身高
h
/
厘米
160
165
170
175
180
电压表示数
/

0.0
2.0

3.6
4.0
电流表示数
/

0.3




)伏,R0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测得并记录部分数据见下表:
① 计算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
② 计算身高 180 厘米的同学测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p。
③ 请说明 R0 在电路中的作用: (15) 。
④ 甲、乙两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并对绘制的 h-Up 图像作出不同
的猜想,如图 14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 (16) (选填“甲”或“乙”)。
⑤ 当身高为 170 厘米的同学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7) 伏。奉贤区九年级物理
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 D 2.A 3.B 4.C 5.D 6.B
(共 12分)
7. (1)220; (2)并联; (3)不变。 3分
8. (4)质量; (5)密度; (6)小。 3分
9. (7)连通器; (8)980; (9)大于。 3分
10. (10)20; (11)3; (12)大于。 3分
11.(13)R1断路或 R2断路; 2分
(14)R1短路; 1分
二、填空题 U15 0( ) 1分
R0
(共 19分)
12.(16)a 1分
(17)浮力是由液体内部压强差产生的,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液
体不受重力,从而不产生液体内部压强,因此浮力“消失”。或 F
=G =m g,太空中 g为零,因此浮力“消失” 2分浮 排 排
(答案合理均可)
三、作图题 13.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正确各得 1分。 3分
(共 6分) 14.电流表、电源、小灯正确各得 1分。 3分
15(. 4分) 1 小球浸没,V 排=V -3球=2×10 米 3 1分
2 F 浮=ρ液V 排g 1分
=1.0×103千克/米 3×2×10-3米 3×9.8牛/千克 1分
=19.6牛 1分
16.(7分) 1 m 水=ρ水V 水=1×103千克/米 3×5×10-3米 3=5千克 2分
四、综合题
2 p 水=ρ 3 3水gh=1.0×10 千克/米 ×9.8牛/千克×0.2米= 1960帕 2分
(共 33分)
3 F 桶= G 总= m 总g=(1千克+5千克)×9.8牛/千克=58.8牛
F
p = 桶 = 58.8牛桶 S 3 =2940帕 3分2×10-3米
1
17.(4分) (1)阿基米德原理; 1分
(2)1.6; 1分
(3)0.4; 1分
(4)ρ水(V2- V1)g。 1分
18.(4分) (5)量筒; 1分
(6)相同; 1分
(7)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1分
(8)定量。 1分
U
19.(6分) (9)R= ; 1分
I
(10)右; 1分
(11)5.0; (12) 5.7; (13)5.4; 3分
(数据正确即可得分,顺序不作要求)
(14) 5.4。 1分
U 6伏
20.(8分) 1 R0 = = = 20欧; 2分I 0.3安
2 U0=U-UP=6伏-4 伏=2伏;
I =I = U0 = 2伏P 0 =0.1安R0 20欧
R Up 4伏P= = =40欧IP 0.1安 3分
(15) 保护电路,防止电源短路; 1分
(16) 乙; 1分
(17) 3.0。 1分
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 1 分。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