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3章 6 运动和力的关系 全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3章 6 运动和力的关系 全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1 11: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八上物理 第3章 6 运动和力的关系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
C.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D. 跑步,同学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2. 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
A.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
B. 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
C. 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
D. 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后,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
3.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足球没有惯性
B.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 在汽车紧急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4分)
4. 正在竖直上升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小,若在最高点速度为零的瞬间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突然消失,该物体这时的运动状态是 ,如果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该物体向 (填”上”或者“下”)做 。
5. 物体从 变为运动或从 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 或 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6分)
6.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完成三次实验后发现乙、丙两实验中,小车均滑出了木板,无法比较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7. 如图所示, 、 为完全相同的两块夹板,左右两边用力 牛时,夹在两板间的质量为 千克的木块正好匀速下滑,求木块 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3. D
【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静止的足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
B、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但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不能增大惯性,故B错误;
C、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原来乘客与公交车一起向前运动,当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停止(或减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会向前倾,故D正确。
第二部分
4. 静止;上;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物体在最高点速度为零瞬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所受一切外力消失,由于惯性,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在上升过程具有向上的速度,此时物体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由于惯性,物体将保持向上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5. 静止;运动;大小;方向。
第三部分
6. (1) 速度
【解析】采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会相同。
(2) 降低小车滑下的高度或减小斜面倾角或增加各图中水平部分的长度
【解析】当小明完成三次实验后,发现乙、丙两实验小车均滑出了平面,说明小车在乙、丙上运动的速度过大,故可以通过降低小车滑下的高度或减小斜面倾角或增加各图中水平部分的长度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3) 远
【解析】由图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滑行的越远。
第四部分
7. 受到的重力为 ,方向竖直向下;
对 的摩擦力 ,方向竖直向上;
对 的摩擦力 ,方向竖直向上;
对 的压力为 ,方向水平向右;
对 的压力为 ,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因为物体 匀速下滑,则受力平衡,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还受到 、 对 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 受到 对它水平向右的压力 ,
还有 对它水平向左的压力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