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清照诗词谈知人论世的的诗歌鉴赏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从李清照诗词谈知人论世的的诗歌鉴赏方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0 11:3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从李清照诗词谈知人论世的的诗歌鉴赏方法
作者姓名
纪海波
所属单位
章丘市章丘中学
联系地址
章丘市章丘中学语文组
联系电话
15662667589
电子邮箱
Haibo4455@sina.cn
邮政编码
2502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李清照的多首诗词,本单元将依托《声声慢》<一剪梅>等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李清照的词。指导学生诵读《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声声慢》《武陵春. 风住尘香》等词 ,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专题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追求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影响。专题三,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的拓展运用。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李清照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清照词中情感有何异同?
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知人论世方法如何运用?
专题划分
专题1:走近李清照的词
专题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专题3: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的拓展运用。
专题一
走近李清照的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中为我们建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声声慢》《武陵春. 风住尘香》等词展开,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
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李清照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李清照的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4.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5.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3.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
(一)《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三)《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四)《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声声慢》《武陵春. 风住尘香》。
活动二:这些词中表达了那些情感
活动三: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四:
用书面文字赏析一首词,重在品味每首词中“愁绪”的具体内涵。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布置作业: 1.背诵这些词,搜集更多李清照诗词。
2.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从以上几首词中,探讨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根据对李清照及其诗词的认识,初步感知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将这些词分成两类吗?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2.每个时期的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情感?
3.李清照特殊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清照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
(1)你能将这四首词分成两类吗?
(2)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引导学生将李清照的咏花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
活动三:每个时期的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前期:表现词人的闺怨离愁。
后期:深重的国破、家亡、夫死之愁。
活动四:集中讨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李清照创作诗词的影响。
活动五: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活动六: 感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李清照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
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的拓展运用。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方法的拓展运用。以辛弃疾诗词为例进行分析。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辛弃疾词鉴赏,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接触到那些辛弃疾词?
2.此中有那些情感?
3.辛弃疾一生的遭遇和这些情感有何联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鉴赏词典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搜索辛弃疾诗词
活动二:全班分组讨论辛弃疾此中有那些情感
活动三:辛弃疾有那些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如何运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搜索有代表性的诗词
2.能考虑辛弃疾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3.能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