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下)八年级《历史》单元监测题(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该选项代号写在答题框的对应题号下,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人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B.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4.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合作学习小组围绕主题收集了以下资料,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资料类型 名称
传记 《邓小平时代》
图片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领导人讲话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歌谣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5.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同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A.城市改革成为重点 B. 制定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中国农业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202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设立经济特区
8.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深圳 青岛 镇江 兰州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9.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1.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横线处应填入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1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2年)还有
A.14年 B.22年 C.27年 D.28年
二、材料解析题(10分)
15.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二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1)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指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指哪一事件?它有何意义?(4分)
(2)材料二中,邓小平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这一观点的?(1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说说该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邓小平理论创新有何特点。(1分)
三、问答题(10分)
16.简要回答20世纪50初到70年代末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四次重要运动的名称,并回答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提高的事件影响。(10分)
四、探究创新题(12分,17、18小题任选做一题)
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你根据所学内容,结合习总书记的讲话,探究有关问题。
(1)请你判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哪里一年的讲话?(1分)
(2)哪一次会议后,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3)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2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请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4分)
(5)改革开放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午级(2)班准备以“改军开放足迹”为主题举办知识竞赛赛,请你来回荟。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如右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2分)
【经济特区篇】
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举出二例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3分)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说说邓小平发表这段谈话的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展望未来篇】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中共十九大报告
(4)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3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新之路将如何继续?(2分)
2021-2022学年(下)八年级《历史》单元监测题(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A D A D D B B D C D D C C
二、材料解析题
15.(1)改革开放;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多次讲话。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 (2)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1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三大。(4分) (4)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1分)
三、简答题
16.(1)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得到土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作了准备,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3分) (2)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3分) (3)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3分)
四、探究创新题
17.(1)2020年,(1分)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4分)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分)(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1分)
18. (1)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或者增长)的趋势。(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2)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1分)珠海、山头、厦门(任意二个)(2分) (3)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4)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分)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答出其中两点或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