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
科目:生物 教学对象:八年学生 授课者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单元第二节的内容,首先是研究进化的证据,其次才是进化的历程,体现获得知识不是第一位的,掌握方法才是首要的理念;教学中通过化石的展示和讲解引出生物进化的历程,合作学习马的进化过程,完成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满足了学生求知欲,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进化的总趋势,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建立理论基础,让学生更加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知识,并做过了许多生物探究实验,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好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进行高效的学习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复习巩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设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讨论马的进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真知的热情。 2、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
1、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五、教学难点
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六、教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讨论为主,并渗透启发式和配以多媒体放映。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各种生物,用神话传说引入课题。 2、设疑自学 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完成导学案内容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展示恐龙的化石,介绍化石及其类别。 分析、交流并得出结论,同时明确: 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2.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化石的出处及断层的山体,总结化石分布规律。
3、学习马的进化历程 小组总结并分享成果。
4、向学生展示始祖鸟的化石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5、向学生展示孔子鸟化石图片 学生分析交流得出: 根据始祖鸟和爬行动物及鸟类的相同之处得出: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复习生物各类群知识 2、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进化树。 3、学生完成进化树后,老师充当一名记者采访这样贴图的理由。 小组讨论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贴出图片 交流贴图的根据和理由:
4、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 得出生物进化的规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5、各种生物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演变来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片。 观看影片,引起共鸣 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内容
达标训练 小组抢答
九、板书: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单细胞→多细胞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