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角的度量说课(课件)- 数学四年级上册(共21张PPT)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3角的度量说课(课件)- 数学四年级上册(共21张PPT)人教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2 15: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角的度量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一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探究过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尝试量角,探究如何读角的度数,体验量角的一些要点,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努力让学生体验量角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大小比较。
2、数学思考:通过探索理解角,能用量角器量角、交流信息,建立角的概念。
3、解决问题:尝试用量角器量角;体会在讨论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通过测量、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体验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运用量角器进行度量角的大小情况下,怎样确定量角器 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读哪圈刻度。
五、说教法
1、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我力图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度量方法。
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
2、说学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自主探索
(三)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一)复习导入
中心点
0 刻度线
内圈刻度
外圈刻度
0
0
0
0
0
0
0
0
0
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1、尝试量角: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二 )自主探究
1、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
怎么读数呢?
当角的一边不够长时,怎么办呢?
3、0刻度线在内圈时,读内圈刻度
0刻度线在外圈时,读外圈刻度
2、合作量角
我来量角度:
要求;怎样确定量角器 对准角的顶点?
边上是怎样放置的?
读哪圈刻度?
我来挑刺!
3、归纳总结
儿歌;
顶点对中心
一边重0线
在读另一边
0在内读内
0在外读外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猜出这几个角的度数吗?并说明原因。
能力拓展
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在量一量
1
2
3
∠1=( )
∠2=( )
∠3=( )
3、你能用这把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吗?
35°
(四)说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七、板书设计
量角器;
中心点
零刻度线
内外刻度
“度”记作“°”
度量方法;
点对点
线对边
内外刻度要分清
八、作业布置
1、课本44页第三题。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
2、课本45页第七题看图填一填
3、预习角的分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