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1 13: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基础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liáng shi méi tàn dì qū jí bìng zhì liáo
piāo fú sōng shǔ qīng xiù líng lóng xùn liáng jiǎo jiàn
二、单选题
1、 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①松鼠体型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②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
③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A.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B.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C.列数字 分类别 举例子 D.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2、 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摄影(sè) 矫健(jiǎo) 锥子(zhuī)
B.养殖(zhí) 治疗(liǎo) 驯良(xùn)
C.树杈(chà) 歇息(xiē) 苔藓(xiān)
D.翘起(qiào) 勉强(miǎn) 褐色(hè)
三、填空题 ( 共2小题 )
1、 比一比,再组词。
殖(__________) 菌(__________) 狭(__________) 滑(__________)
植(__________) 茵(__________) 峡(__________) 猾(__________)
2、 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归类。
(________)失色 失(______)落(______) (_____)不休
牵(____)挂(____)滔滔(_______) (_____)心(_____)血
得意(__________) (______)耳(______)聋
(1)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人说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改变词序,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上的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五、阅读 ( 共2小题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假如没有台风,本已严峻的全球水荒形势会更令人担忧。而台风这一热带海洋风暴的出现,却能及时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以中国临近的西北太平洋为例,每年有30多个台风,它们在向西部靠近或登陆后,给中国、日本等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雨量,往往要占到当年的25%以上。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附近地区烈日常照,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隔三岔五地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闪电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植物将失去一位高明的“营养师”。本来,大气中含有78%的游离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经过闪电时的高温加工,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使得大气中的这些不活泼的氮与其他物质化合,经雨水降至地面,最后变成了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氮肥。
。雷电有一种特性,喜欢打击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含有金属矿藏或石油的地方,导电性能比一般岩层好。据此,科学家们指出:经常遭到雷击的地方,通常暗示这一地区的地下蕴藏着金属矿藏或石油资源。20世纪以来,苏联科学家就曾多次成功地利用雷电找到新的矿源。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台风是一种热带海洋风暴,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B.闪电可以杀死大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清洁空气。
C.空气中的游离氮不能被地面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D.科学家认为频繁遭受雷击的地方有可能埋有矿藏。
【2】请联系上下文思考:第1自然段用问句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多选)
A.以问句的形式引起下文要说明的内容。
B.作者不知道这个问题,想让读者回答。
C.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照应文题。
【3】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两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列数字 B.举例子 作比较
C.列数字 作比较 D.列数字 打比方
【4】联系上下文,给第6自然段加上一个开头,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A.雷电的导电性能强,人类不能失去雷电
B.假如没有雷电,人类就将失去绝好的矿物“探测仪”
C.假如没有雷电,很多矿产资源就得不到开采利用
D.有了雷电,很多矿产资源才得到开采利用
【5】阅读短文,请简要概括台风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②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③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中句①②③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开头引用传说的好处不包括( )。
A.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引出说明的中心
C. 引出说明的对象
【3】仔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1)到太阳上去,步行差不多要走______________,坐飞机要飞__________。
做这种假设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真的很__________(远 大 热)。
(2)画“_____”的句子把______和______作比较,告诉我们太阳真的很______(远 大 热)。请你也运用这样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一种事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 共2小题 )
1、 下面有一份药品说明书,阅读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止咳灵说明书
适用范围: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不得食用冷食品。
小姨的孩子丽丽只有三岁,感冒引起了咳嗽。你该怎样教小姨给她孩子喂药呢 请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文章,它们属于什么体裁?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问:说明性文章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一些说明方法,你们知道哪些呢?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这两篇课文哪一篇主要采用了这些说明方法?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松鼠》一课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这两课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答案与解析
一、繁殖 粮食 煤炭 地区 疾病 治疗
飘浮 松鼠 清秀 玲珑 驯良 矫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繁、殖、炭、浮、驯”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1、D
解析:
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分类别指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事物的特征。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通过分析可知,①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③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平翘舌、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
A“摄影”读音有误,应读作“摄(shè)影”。
B“治疗”读音有误,应读作“治疗(liáo)”。
C“苔藓”读音有误,应读作“苔藓(xiǎn)”。
D读音正确。
三、1、繁殖 杀菌 狭窄 光滑 植物 绿草如菌 峡谷 狡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解答本题时,要先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的特点是: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大惊 魂 魄 喋喋 肠 肚 不绝 呕 沥 洋洋 震 欲 失魂落魄 牵肠挂肚 呕心沥血 震耳欲聋 大惊失色 得意洋洋 滔滔不绝 喋喋不休
四、1.一道红霞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3.太阳上升。
4.示例:《海上的日出》的作者是巴金 。
五、1、【1】A
【2】ACD
【3】A
【4】B
【5】(1)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2)调节世界各地冷热均衡。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题目要求,粗略了解文章内容。A选项“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过于绝对,而且根据文章第二、第三段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知道,台风可以及时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可以均衡世界各地冷热等。
2.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和问句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好段落的作用等内容。首段的作用有: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照应文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作用,结合问句的作用及下文内容,可以知道作者知道没有台风和闪电的后果,排除B选项。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句子“以……为例”可以判断是举例子;30和25%可以看出是列数字所以选A。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一般来说,抓文章的主要信息,联系上下文提炼段落的中心句。根据第六自然内容可以知道,人类可以利用矿物质的导电性,利用雷电找到新的矿源,可以知道雷电对矿物有探测作用;再根据上下文,统一句式“假如没有……就将……”,可以得出答案B。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要注意留意文章的中心句。根据第二、第三段的第一句及具体内容可以得出答案。
2、【1】 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 举例子,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太阳表面的温度高。
【2】B
【3】 三千五百年 二十几年 远 太阳 地球 大 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八千平方米,比有些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六、1、小姨,丽丽的这个药,用量为一日三次,每次两片,且不能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不得食用冷食品。如果有其他问题的话也可问医生。
2、它们都是说明性文章 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太阳》一课 《松鼠》一课运用了直接描述,说明了松鼠的漂亮、可爱 《太阳》语言平实,而《松鼠》语言活泼
解析:
本题考查两本单元两篇说明课文的异同。《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它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讲述了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关系。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显得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有数字说明、比较说明、假设说明等。在说明上有说明趣味化、说明具体化、说明形象化等特点。
《松鼠》是文艺性说明文,运用了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具体生动的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语言特点是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