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 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光 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1 19: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练习(1)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将物体放在焦距为 f 的凸透镜主轴上,当物体离透镜 18cm、12cm 和 4cm 时,分别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8cm>f>12cm B.12cm>f>8cm C.9cm>f>6cm D.6cm>f>4cm
3.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光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4.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5.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他要到自己的全身,则( )
A.应后退到距镜2m远处
B.应前进到距镜0.5m远处
C.应后退到距镜4m远处
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等大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7.如图,我们从侧面看到斜插入玻璃杯水中铅笔的现象是(  )
A. B. C. D.
8.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
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10.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11.用手拿着一支铅笔,开始时手伸直,眼睛盯住铅笔。然后慢慢弯曲手臂,让铅笔靠近眼睛,这时你会发现,在一定的位置,铅笔开始由清晰变模糊。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距变小时,象就变大,因而变得模糊
B.物距变小时,到一定程度,成的象变成了虚象,因而变得模糊
C.物距变化时,当超出眼睛能调节的范围时,象就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变得模糊
D.物距变化时,焦距不变,象距就要发生变化,因而变得模糊
12.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 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二、探究题
13.小天用下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图1中反射角是________度;
(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_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发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其原因是________。
(3)若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不改变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凸透镜,则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
15.小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安装好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不断改变光屏的位置,但无论如何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烛焰的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C.蜡烛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处
D.光具座太短
(2)对装置进行调整后,小科和小明继续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小科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明负责观察烛焰的像,并按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整理,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应为(填序号):________。
(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改变物距(u),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像距(v),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u/cm 40 30 20 15 13.3 12.5
v/cm 13.3 15 20 30 40 50
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处,若某次记录时该同学看到了倒立放大的像,此时蜡烛在光具座上可能处于的位置的范围是________。
三、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一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你学过的光学元件中选择三种分别作图,并确定它们的位置。
17.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30°,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_____120°(填“>”“<”或“=”)。站在岸上的人看水底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 _____________(填“深”或“浅”)。
18.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先把凸透镜紧贴书上的字。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吗?________(填“是”或“不是”)。将凸透镜逐渐远离书,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字有什么变化?________;当继续远离时,还能看到字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19.请根据图中所示的事例,回答有关问题:
(1)2013年11月3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观测到的“日偏食”天文奇观(如图甲所示)。从科学角度来说,“日偏食”的产生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2)2012年12月10日早晨,无锡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当日气温较低高空出现小冰晶,当太阳光透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
(3)图丙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这一情景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
20.英国物理学家____首先用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时,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______现象,而红光通过三棱镜后,看到的是______光.
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是入射光线,玻璃在NNˊ_____________。(填上方、下方、左方、右方)
22.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D
6.A
7.A
8.B
9.B
10.D
11.C
12.A
13.44 偏离 不能
14.照相机; 大 右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距增加 下
15.ABCD 12354 20cm~30cm
16.
17.>. 浅
18.不是 逐渐变大 能
19.光的直线传播 折射 平面镜成像
20.牛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紫 折射 红
21.CO 右方
22.红 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