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 基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光 基础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11 19: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基础练习(2)
一、选择题
1.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2.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3.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
B.垂柳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C.阳光下游客的影子是因为光的反射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更浅,是因为光的反射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湖胡中的侧影
B.水面“折”枝
C.世博会夜空的灯光
D.树角下形成图形光斑
6.随着天气转暖,很多同学选择骑自行车上学。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A. B. C. D.
8.鱼类为了能够在水中看物,鱼眼的晶状体几乎圆得可以“混珠”,以此来保证有足够的折射力。传说中生活在海洋里的美人鱼,上岸后,如图能正确表示它的眼睛的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黑暗房间里,小明把一面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桌子侧面较远处观察,则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0.月亮不是光源,那它发出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以下是“月亮发光”光路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把凸透镜向左移,光屏上烛焰的像向左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2.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C.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反射而成虚像
二、探究题
13.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火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_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
②如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光屏应向 移动。(填“左”或“右”)
15.请用光学有关知识回答。
(1)小科在台灯前学习时,玻璃台面“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则小科应将台灯移到______(选“正前方”或“左臂外侧”)。
(2)将某透镜正对两个平行放置的“激光”手电筒,出现图甲情形。在该透镜左侧放置一根蜡烛(如图乙),为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
①放在A左侧 ②放在OC之间 ③放在C右侧 ④无论放哪儿都不能得到实像
三、填空题
16.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o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_。
17.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从湖中看到了:①岸上的树;②水中的鱼;③空中的小鸟;④自己的倒影。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
18.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像。
1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由于光经过不同_____时发生了_____现象造成的。
20.如图所示放大镜的正确使用:
(1)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让放大镜___________观察的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放大镜尽量___________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_________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2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分别放在a 、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的大小相同,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小,放在________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烛焰像偏右偏上,为了能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___、向________调节烛焰的位置。
22.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______透镜(选填“甲”或“乙”)。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当在光屏上出现另外一个清晰的像时,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23.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 厘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A
7.C
8.B
9.D
10.A
11.B
12.C
13.沿直线 把装有酒精的浅盘放在激光笔与墙面之间,用火柴点燃酒精 原来墙面上的红色光点会小范围跳动
14.①凸透镜 ②左 左
15.左侧外臂 ④
16.67.5°
17.①③④ ②
18.凸透镜 虚
19.直线传播 反射 介质 折射
20.适当远离 靠近 远离
21.c b a e 左 下
22.乙 照相机
23.倒立、等大、实像 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