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基础练习(4)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光屏、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 )
A.d一定小于f B.d一定大于2f
C.d一定大于f,小于2f 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2.科学研究常用很多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这属于模型法
B.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两个相同的蜡烛,这用了等效替代法
C.研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用了控制变量法
D.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真空铃的实验,用了转换法
3.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
A.相同
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
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
D.不能成像
4.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5.如果在载玻片上一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视野中图像变成如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厘米和20厘米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B.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C.只将烛焰靠近凸透镜,光屏上仍能成烛焰清晰的像
D.只将烛焰和光屏交换位置,光屏上仍能成烛焰清晰的像
8.平面镜竖直悬挂在墙上,人眼、三个物体A、B、C位置如图,人能从镜子中看到哪几个物体的像( )
A.只看见A
B.只看见B
C.能看见B、C
D.能看见A、B
9.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他要到自己的全身,则( )
A.应后退到距镜2m远处
B.应前进到距镜0.5m远处
C.应后退到距镜4m远处
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
10.如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海同学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不同的位置(图甲和图乙中的透镜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四个位置中,移动光屏,4个位置上的蜡烛都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C.将蜡烛放在丙位置,若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则在光屏上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此时成放大的像
11.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
A.查木板的棱是否直
B.用冰透镜取火
C.用镜使阳光射入并底
D.形成手影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当 u=15cm 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当 u=25cm 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1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3.守门员注视着从远处向他飞来的足球时,其眼球的变化是( )
①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
②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是小科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科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___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科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3)小科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光具座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1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_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___两支蜡烛(填字母)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___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
三、填空题
16.远视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疾,患远视眼的患者在不戴眼镜时,看见物体的像落在其视网膜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镜
17.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的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18.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涵了科学知识.请在右表中填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序号
语句
科学知识
示例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1
镜花水月
2
立竿见影
19.眼球的折光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相当于一个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0.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_____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_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___一些。
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 ,反射角是____度。
2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凸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
2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外时,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像会逐渐变大;当移过___________时,光屏上得不到实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B
7.D
8.D
9.D
10.C
11.C
12.C
13.A
14.物距 10.0 大于
15.G; 确定像的位置 BC 垂直 虚 10:35
16.后方 凸透
17.凸透镜 虚
18.2.光的反射
3.光的直线传播
19.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凸透镜 晶状体
20.倒立、缩小的实 胶片 远
21.OG 30°
22.靠近 缩小
23.焦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