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3页信息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找一找”的方法,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掌握“猜想—— 验证的探究方法。
3.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有关的简单问题。
4.经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初步建立起l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能估计出较轻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枚2分硬币,天平、商场里购买的小食品,课件。
学生准备:天平、钮扣、多枚2分的硬币、多粒花生米、一些大豆、图钉、一包火腿肠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读图。然后提问:你能了解有关动物体重的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会回答:
A.我知道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B.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C.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D.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1吨。
3.师板书:1克、 1千克、 40千克 、?4克、 150吨、1吨。
教师:克、千克、吨是常见的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只研究克,克可以用“g”表示。
4.板书课题:克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出测量工具。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的对这些大小不同的动物体重进行测量呢?(引出用秤称一称。)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秤。)
(1)认识天平。
谈话:今天,我们就请秤家族中其中的一员——天平,来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实物)就用天平。用天平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及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认识1克
活动一:秤一秤。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2分硬币的质量?
教师示范操作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小组合作操作。)
创造孩子探讨测量的机会,可能有以下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1: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枚2分的硬币,右边放1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让学生找出2分的硬币重多少?(1克)
测量方法2:学生可能在右边放的砝码重,引导只好在左边多放几枚2分硬币的方法。(寻求怎样求出1枚硬币的质量。)
测量方法3:有同学会动用游码,进行测量。(个别指点)
活动二:感受1克的轻重。
学生闭眼:掂一掂2分硬币的轻重,并且换手细细体会,感受1克的重量。
活动三:找一找。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请找出来?
如:一粒花生米,4粒黄豆,一根针、一个别针,等都是质量大约1克的物品。
3.比一比。(认识几克,几十克。)
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同位互比)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多粒花生米放在他的手心上,请他说出花生米大约重几克,或者说出大约是几粒。两人交替做,比比谁最会用手感受,用心体会?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看一看”,“掂一掂”,“估一估”,“秤一秤"。(认识几百克。)
一包火腿肠净重大约几克?【火腿肠的净重量标示处先用胶带粘住)】(小组合作)
2.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组的猜想验证与大家分享?
(1)任抽一小组展示汇报,操作验证。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同学们始终要用心中的“克”秤来估计,“估一估”不是“瞎猜”。)
(2)火腿肠的净重量是400克,可能猜测相差太大。无论准不准,只有“秤一秤”来验证。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同学们,我们小组同学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真正感受到了1克的实际重量。你们是在 “玩中学”,“乐中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我在为猜测正确的小组高兴的同时,我真想对同学们说: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猜测估计必须验证。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克”它从生活中走来,我们学习它正是为了应用生活。
1.看了“小马虎”的日记:不要“哈哈哈”,而要改正它。
“我”星期天去公园啦!“我”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 两个,150克重的 一个。“我”还去了动物园,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我”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 ,和脖子长达3克的 。
2.有奖竞赛【教师准备好有质量标示的小食品。(标示处用胶带粘住)要求每位参赛同学先掂量估计有多重,然后拆开胶带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老师:这里有小朋友爱吃的食品。你们现在可不能吃哦!你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掂一掂,估一估这些食品的质量吗?估计最准确者将是食品的小主人。(我想:同学们在估计准确后,他们手拿奖品,会欢呼雀跃的。)
3.教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认识了克。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感受到几十克、几百克物品的轻重。我们记住了猜测估计必须验证。)
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 较轻 克(g)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优点如下:
(1)生活氛围浓。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硬币、花生米等物品的轻重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
(2)参与活动多。这是一节活动性很强的课。所以在课堂中我以学生大量活动为主,让他们尽可能多得去体验"克",亲身感受重量,增强估测能力。
(3)课改意识强。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讨“乐学”,培养同学们的能力。在本课教案中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点亮学法指明灯: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猜测估计必须验证。这是同学们今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2.使用建议。
本教案的设计,学生经历猜测验证,进行了大量的参与活动。因此,一定要准备好教具、学具!切不可空口无凭的只去背教案!另外,虽然可能上起来有些乱,但它并不影响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