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的“陛下”是( )
A.周文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2.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3.《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4.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5.“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此号召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
A.刘邦 B.陈胜、吴广 C.项羽 D.张角
6.《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随之而来的是文帝和景帝之治,两帝的性格和成就长期以来引起了中国作者的景仰。他们由于井然有序地治国和治民而受到赞誉。”下列让他们受到“赞誉”的做法是( )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延续休养生息政策
C.统一铸造五铢钱 D.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7.如图漫画反映了汉代某位皇帝的治国措施,他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8.“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他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是( )
A.汉武帝 B.汉高祖 C.隋文帝 D.明太祖
9.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10.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1.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2.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次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的广大地区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这一要道是( )
A.通西洋商路 B.通天竺路线
C.陆上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13.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讲道:“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作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 )
A.起到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作用 B.是完备的商业网络通道
C.开通与西汉政府有密切关系 D.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14.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世界受蔡侯的恩惠”主要是蔡伦改进了(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15.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在河南南阳考察时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属于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著作的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6.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原因。
材料二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 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 秦汉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她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产生的影响。
18.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核心素养】
19.【唯物史观】毛泽东曾写诗给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他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下列哪一项符合这一观点( )
A.开创中央集权制 B.修建都江堰
C.颁布“推恩令” D.开创郡县制
20.【时空观念】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疆域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尚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B 6.B 7.C 8.A 9.D 10.B
11.B 12.C 13.A 14.B 15.A 16.B
17.(1)不同:分封制的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郡县制的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原因:秦始皇认为分封制是国家动乱的根源。
(2)措施:“推恩令”。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秦汉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中华民族。
18.(1)“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19.A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