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通过学习,你将知道: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想一想、议一议书本P19
——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
是一个不可
分割的整体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实例辨析
1.一个湖泊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2.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3.一条河流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
×
×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阅读书本P20资料分析,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题。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吃与被吃的关系
会慢慢腐烂而消失
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
空气
水……
生态系统
①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数量最多的生物组成成分。
②只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才能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③在生态系统中,一般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但也有特殊情况。
蚯蚓
蜣螂
拓展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什么是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如何书写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原则:
1.必须开始于生产者。
2.箭头指向捕食者(强者)
3.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植物 虾 小鱼 大鱼
请根据书写原则写出食物链: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
食物链:植物→蝗虫→鼠→蛇→鹰
阅读书本P22观察与思考,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题:
食物网
书本P22讨论题2
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吃虫的鸟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什么是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遵循什么规律?
1、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
2、遵循能量逐级递减原则。
10000焦
1000焦
100焦
10焦
1焦
能量逐级递减:百分之十定律
阅读书本P23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
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一些有毒物质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易从生物体内排出,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逐渐积累,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越多。这叫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考考你
1、草原上,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草生长得十分繁茂,草原上的兔子数量会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但是,兔子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2、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是,如果过度放牧呢?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课堂小结
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
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等
消费者:动物等
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非生物部分
课堂练习
1.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C
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成分都包括(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阳光、空气、水
A
3.巢湖享有“鱼米之乡” 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
D
4.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太阳光
B
5.如图为小玉网购的一个生态瓶。围观的同学发现这个密闭的瓶内,水草鲜美,小鱼居然能活很久,觉得好奇不已。直到某“学霸”后来解说其生物学原理,大家才恍然大悟。现在,你也能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理解其中奥秘吗?
(1)该生态瓶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的简易________系统。从生物部分看,_______是该系统内的生产者;而小鱼是________者;瓶内的泥沙上附着有细菌等分解者。
(2)该装置能否放很多条小鱼?________。
生态
水草
消费
不能
拓展提高
书本P24
1、
(1)X
(2)X
(3)√
2、D
3、农作物 → 蝗虫→ 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