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分层测试
A卷
一、选择题:
1.对生活中一些物理数据的估测能力是我们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下列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速度估测正确的是( )
A.正常人平均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cm/s
B.我们骑自行车上学时的速度大约是5Km/h
C.百米赛跑时我们的速度大约为8m/s
D.小汽车快速行驶的速度大约为30Km/h
2.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4. 在公路一侧每隔100m就有一块界碑,一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从某界碑起,通过第一块界碑时用了20s,通过第二块界碑时用了25s,休息5s后继续前进,通过第三块界碑时用了30s,则他( )
A. 前20s内平均速度为10m/s B.前50s内平均速度为4m/s
C.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m/s D.全程所做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A.一定都不相等 B. 不一定都相等 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
6. 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 )
A. 不变 B. 逐渐增大
C. 逐渐减小 D. 先减小再增大
7.某同学用正常速度匀速步行30m,需40s的时间,若以正常的速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 )
A 100m B 300m C 200m D 150m
8.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2:9 B 2:1 C 9:2 D 1:2
9.自古长江三峡奇、雄、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5 km/h B. 50 km/h C. 100 km/h D. 25 km/h
二、填空题
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2 13.7 13.9
2.如右图为“中华第一楼”、世界第四高楼---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贸大厦,主楼高88层,乘坐运行速度为9m/s的直达电梯到达顶层需要用时45s,则楼高大约 米,如果电梯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则乘坐直达电梯到达顶层用时 s。
3.据报道:英国正在研制世界上行驶最快的汽车,该汽车研制成功后将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上疾驰,其时速可以达到1600Km。而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猎豹速度可达35m/s,二者速度比较 的速度较大。
4.在速度滑冰500米比赛中,选手同时出发,观察图片可知,前面选手的速度要 后面选手的速度,我们是通过相同 比 的方法迅速得出结论的。我们在此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与裁判员的方法 (填“相同”或“不同”)。
5.暑假期间,小明乘坐公共汽车到洛阳去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中圆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方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条件下,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洛阳至少需要__________h。
6. 表格中所列数据记录了当今世界某优秀短跑运动员创造世界记录时跑步过程中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
距离/m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时间/s 0.00 1.88 2.96 3.88 4.77 5.61 6.45 7.29 8.13 9.00 9.86
请问:在这100m运动过程中做的_________(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 急升到110km/h。图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s时车速为____________km/h,从第2s到第4s过程中,车速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8.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位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______h.
三、实验与探究题:
1. 阳光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电动遥控车在粗糙表面上行驶的快,还是在光滑表面上行驶的快,他们用同一电动遥控车在相同的档位下,分别让它在不同的表面上行驶。为了比较电动遥控车在不同表面上行驶的快慢,就必须计算出电动遥控车在不同表面上行驶的________;为了准确的测量出电动遥控车行驶的路程,应选用 ,为了准确测量电动遥控车行驶的的时间,应选用 ,然后根据公式 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 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综合应用题:
1.教室外的课堂也很精彩!《速度的变化》一节同学们就是在跑道上完成实验的,如下表所示是某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100 m赛跑实验所记录的甲、乙两同学经过各处时刻的一组数据。请仔细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l)课前该组同学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至少应准备 只秒表。
比赛对象 0 20m 40m 60m 80m 100m
甲 0.00s 3.00s 5.50s 10.50s 13.50s 15.80s
乙 0.00s 3.20s 6.20s 9.20s 12.00s 14.60s
(2)甲、乙两同学先跑过40m处的是 ,理由是 。
(3)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甲乙交替领先的场面?为什么?
(4)请计算出乙同学跑完100米全程的平均速度。
2.上海到南京的D543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
上海 苏州 南京
到站时间 14:52 16:24
发车时间 14:18 14:54
里程/km 0 84 30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 计算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 动车组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比较快?
B卷
1.有人想测量小车从某一斜面滑下来的平均速度,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经B滑到底端C,所用的时间与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米/秒,人急行横过6米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秒;汽车的速度如果是10米/秒,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米处开始穿越马路。
3.某地区道路如图所示,歹徒在A处作案后沿AB以 5m/s速度逃跑,到达B时停留1s,接着沿BC 以6m/s速度逃跑。在歹徒经过AB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并立即从A出发,沿AC拦截歹徒,结果警方和他恰好在C处将歹徒抓获。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抓获,共历时____s;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________m/s。
4.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车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 t/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B的平均速度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两辆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要长?
A卷
一、1.答案:B
提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知,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我们骑自行车上学时的速度大约是5m/s=18Km/h;百米赛跑时我们的速度大约为8m/s;小汽车快速行驶的速度大约为30 m/s=108Km/h
2.答案:A
提示:根据S=Vt可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3.答案:C
提示:根据S=Vt可知,要比较其中两个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其余量。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4.答案:B
提示:根据题意可知,前2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平均速度为5m/s;前50s内通过的总路程为200m,平均速度为4m/s;全程的路程为300m,所用时间为80s,平均速度为3.75m/s;全程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5.答案:C
提示: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速度一定,所以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6.答案:A
提示:分析图片可知,运动员在每一时段通过的路程都为20m,所用的时间都为2s,所以速度都为10m/s
7.答案:B
提示:根据根据V =S/t,可计算得知该同学的速度为0.75m/s,根据S=Vt计算可知,在6min30s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为279.5m
8.答案:A
提示: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解
9.答案:B
提示:“千二百里”路程可换算为600Km,“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时间大约为12h,速度大约为50 km/h
二、1.乙 相同路程比时间 提示:根据S=Vt可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2.405 15 提示:根据S=Vt和t=S/V计算可得
3.汽车 提示:变换单位,则求出猎豹速度为126汽车速度为Km/h,小于汽车的速度
4. 大于 时间 路程 不同
提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比速度三种。我们通过观察阅读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前方选手所滑行的路程较大,速度就较快。裁判员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使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此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与裁判员的方法不同。
5. 汽车行驶的最快速度不能超过80Km/h 此地到洛阳的距离为120Km 1.5
6. 不是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 提示:比较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在相同时间内(10s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7.30 增加 提示:根据图像,可找到4s时对应的速度值为30 km/h;且可以看出,从2s到4s的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在增大
8. 0.6 提示:根据t=S/V,可计算得知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0.6h
三、1.速度 刻度尺 秒表(或停表) V=S/t 提示:测量原理是V=S/t,所以必须测出路程和时间
2. (1)匀速 6 提示:观察(a)图可知,甲车所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所以速度一定;对照图像,当所行驶的路程是0.6m时,所用时间为6s
(2)1.2 提示:对照图像(b)可知,A点所行驶的路程为0.6m。B点对应的行驶的路程为1.8m,所以AB段所对应的路程为1.2m
(3)小于 提示:根据V=S/t计算可得,甲的速度为0.1m/s,乙的速度为0.2m/s
四、1.(1)2 提示:应准备2只秒表,一只用于测量甲同学的,一只用于测量乙同学的
(2)甲 甲所用的时间较短 提示:相同路程比时间,甲所用的时间短
(3)出现了交替领先的场面 根据表格所记录的数据,在起跑到40m处,甲用的时间短,速度较快;而在60m、80m、100m处乙所用的时间较短,速度较快
(4)V=S/t=100m/14.60s=6.85m/s
2. (1)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上海到南京所用的时间是t=16:24-14:18=2:06=2.1h
平均速度为:V=S/t=303Km/2.1h=144.3 Km/h
(2)从上海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V=S/t=84 Km/34min=148.2Km/h
从苏州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V=S/t=(303-84)Km/1h30min=146Km/h
所以动车组从上海到苏州的平均速度最快
B卷
1.0.4 提示:观察图可知,BC段的路程为AC-AB=1.2m-0.4m=0.8m;根据电子表的示数可知小车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2S;根据V=S/t,计算可知小车通过BC段的速度为0.4m/s
2.3 30 提示:根据速度公式V=S/t得:t= S/V即可求出人过马路所用的时间;根据S=V t 即可求出3秒钟汽车走的距离即人距汽车的距离
3.10 5 提示:歹徒所通过的路程为20m+30m,在前20m所用时间为4s,后30米所用时间为5s,所用的总时间为4s+5s+1s=10s;根据勾股定理可算出AC长50m,所以小明速度为5m/s
4. (1)如图
由数据分析可知汽车A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B的平均速度。
(2)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提示:因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为一定值,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汽车B的运动路程要长 提示:比较表格中数据或者在图像中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t/s
s/m
甲
乙
比赛中
(a) (b)
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