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1 20: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
识字加油站
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
研究所 派出所 哨所 诊所

guǎn
lǎn

yán
jiū
shào
zhěn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公共设施和机关单位的词语,它们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我还知道一些公共设施和机关单位:美术馆、法院、邮局等。
读完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识字加油站
博馆
bó guǎn
博物馆
lǎn

展览馆
识字加油站




科技馆
体育馆
哨所
诊所
研究
识字加油站
yán jiū
shào
zhěn
下面这些字你能写对吗?



字词句运用



认真观察这两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字词句运用



  
  这组字要注意结构:“荡”是上下结构,部首是“艹”;“满”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氵”;“敬”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攵”。
  
  这组的三个字都是易错字:“含”字的上部是“今”,不是“令”,不要多写一点;“迎”内部是“ ”,不是“印”,也不是“卯”,不要多写横或撇;“留”上部是“  ”,不要少写一点。
字词句运用
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  
字词句运用
  我会说:【暗示】不明说,而用示意的举动或含蓄的言语使人领会。【泄露】不保守秘密,让别人知道。【喧闹】不安静,喧哗吵闹。
字词句运用
  我发现:每组中加点的词语都可以在句中找到其反义词,用反义词法也可以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写 话
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
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
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
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
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
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
……
一起读要求
  1.大自然真是奇妙啊!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把它们写下来吧!
  2.写完后可以做成卡片,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帮你快构思
  1.自读例文,感受提问的不同方式。可以圈画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也可以比较疑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2.根据图片或资料拓展思路。如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茂密的森林、各种各样的鸟儿和昆虫、奇形怪状的植物等,都可以作为素材。
3.练习写话,把自己对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产生的疑问写下来,试着多写几句。
4.把问题做成卡片,互相问一问。
一起看范例
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
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为什么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为什么星星在夜晚出现?
为什么月亮越亮我们看到的星星越少?
  
  1.可以展示自己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图书角。如,自己在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做了些什么。
  2.也可以展示图书角建立后自己的阅读收获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自己是如何借阅图书的?阅读了哪些书?自己有什么收获?
展示台
展示内容
范例展示
  示例二:我常从图书角借书看,读了好多书,比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神笔马良》等等。我在书里结交了一群热情的好朋友,感受到了图书的乐趣。我会一直保持读书的好习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示例一:我在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参与拟定《图书借阅公约》,并从家里带来了我看过的故事书,把他们放到图书角,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些书。我还担任过图书管理员,每天将图书按类别整理摆放好,方便同学们快速找到想看的图书。
悯农(其一)
[唐] 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mǐn
táng
shēn

xián

yóu
è
日积月累
了解作者
  李绅(772~846),字公垂,唐代诗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其代表作《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理解词语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粟]谷物。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天下。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还。
读懂诗意
  春天种下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很多粮食。四海之内并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悯农(其二)
[唐] 李 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唐] 李 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诗意: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我爱阅读
最大的“书”
  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爬到半山腰,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川川走过去,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儿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zhì kān
yán
hòu
yìn
hén
làng

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呢!”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呢!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páo
mái
méi
tàn
zàng
kuàng
【认真】严肃对待,不马虎。
【足迹】脚印。
【地质】地壳的成分及结构。
【奇怪】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词语解释
  本文讲述川川爬山时遇到一位地质勘探队员并与他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岩石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展示了它的无穷魅力,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主题解说
我的读书卡 阅读时间 阅读地点
我的探究 1.课文中最大的“书”是指(  ),说它是书是因为(  )。
2.岩石“书”中的字指(  ),岩石“书”中的画有(  )。
3.从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看的那本岩石“书”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4.读岩石这本“书”有什么用处 ?
我的收获
1.岩石 | 岩石一层一层的,很像书
2.波痕、雨痕、矿物 | 树叶、贝壳、小鱼
3.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
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
海底慢慢上升,那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他们脚下的
那座山。
4.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
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