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2 10: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豆油 C.面粉 D.泥沙
2.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熟石灰 C.蔗糖 D.硝酸铵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某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A.1:3 B.3:1 C.4:1 D.1:4
4.一定能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操作是
A.边升温边加压 B.边降温边加压
C.边升温边减压 D.边降温边减压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石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数目不同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6.20℃时,0.8克某物质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属于
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采取冷却的方法提纯A
D.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会有晶体析出
8.在20℃时,向100克饱和食盐水(食盐的质量分数是26.5%)中加入5克食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A.24.5% B.26.5% C.28.5% D.无法计算
9.要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恒温蒸发水至析出晶体
B.降低温度至析出晶体
C.加人KNO3晶体
D.升高温度(不计水的蒸发)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
B.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C.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1.如图是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g
B.5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 NH4Cl,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80g
C.把5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
D.要使NH4Cl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升高温度到60℃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加溶质的溶解质量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25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3.如图是NaCl和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0%
C.50℃时,40gKNO3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通过加溶剂、升温等方法能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4.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12.5g甲
B.20℃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乙
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50℃降至20℃,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D.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若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15.将 8 克固体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是纯净物 B.溶液 I 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C.剩余的 2g 固体一定是纯净物 D.溶液 II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洗涤剂能洗净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功能。
(2)硬水给生活、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衣物 B.酒精 C.书刊杂志 D.鞭炮
17.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将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会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18.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下图所示:
分析思考后,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⑤②③
(2)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_g,量取所用的水最好选用___________规格的量筒(填序号)(已知:p水=1.0g/mL)。
A.100mLB.50mLC.10mL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盘,应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4)溶解时,将水倒入盛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5)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往烧杯中倾倒量取好的蒸馏水时,少量水溅出
C.所用氯化钠晶体未充分干燥
D.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推断题
20.已知A、B、C、D、E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 A、B、C、D、E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B、E为黑色固体。A和B混合生成C和D,且B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E在C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推断:
(1)写出D的化学式 ;
(2)写出C与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写出D转化为C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3)A物质可发生分解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画出丙的微粒图示。
(4)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从上述物质中选择。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液体
21.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若A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则A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____ 反应。
(2)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
2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60g,有以下操作。
(1)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是什么?(答一条即可)________。
23.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有关配制溶液的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们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需蔗糖_______g,水_______ml(室温时,水的密度约为1.0g/ml)。实验室有以下四种规格的量简,该小组的同学们应选择_______的量筒(填写序号)。
A.10ml B.20ml C.100ml D.50ml
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蔗糖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_______(填写序号)。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蔗糖 C.减少适量蔗糖
③M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们在室温下向100g水中加入了36g氯化钠,老师说此时的溶液是室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同学们又向该溶液中加入了10g氯化钠。
①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g。
②求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到0.1%)。
五、计算题
2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图所示:
(1)判断a为 。
(2)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5.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随之而来也伴随着一定环境污染。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沉淀法除去水环境中的铜离子,并测定硫酸铜的含量。取128g的CuSO4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合计/g 40 80 160 200
生成的沉淀质量/g 4.9 9.8 19.6 19.6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在第________________次反应后NaOH仍然不足;
(3)计算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C 6.B 7.B 8.B 9.D 10.C 11.B 12.D 13.D 14.C 15.B
16.(1)乳化(2)煮沸(3)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D
17.(1) 增加溶质 降低
(2) 浅绿色 置换反应 温度
18.(1)B
(2) 12.8g A
(3)A
(4)加速溶解
(5)CD
19.(1)65
(2)向溶液中加入甲物质
(3)adcb
(4)不变
20.(1)H2O
(2)碳+氧气二氧化碳 水氢气+氧气
(3)
(4)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二氧化锰
液体
过氧化氢
21.C+O2CO2;化合反应 H2O2;潜水(答案合理给分) NaOH(或CaO); 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出热量,F溶液温度升高;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固体析出。
22.(1)搅拌,加速溶解
(2)量水时,仰视读数(或称量固体时,砝码和固体放反了或清洗烧杯,烧杯中有少量的水残留)
23.(1) 5 45 D C 加速溶解
(2) 100 因为在室温下向100g水中加入了36g氯化钠,此时的溶液是室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再加入10g氯化钠也不能继续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
24.(1)145.1g
(2)8%
25.(1)19.6
(2)1和2
(3)设: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答: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