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A.汽油 B.石蜡 C.煤焦油 D.沥青
2.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实验剩余的药品,丢入垃圾桶
C.加油站内禁止拨打手机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这三种关系。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 B.氧化反应和化合应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和单质属于包含关系 D.化石燃料和石油属于包含关系
4.下列排放或释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 B.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C.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D.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5.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关闭燃气炉具阀门—清除可燃物 D.高压水枪灭火—降低着火点
6.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高层楼房着火时,乘坐电梯逃离
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
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立刻开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电器在使用时着火,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8.“修复我们的地球”,关注地球健康是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种植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D.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
9.下列图标属于节水图标的是
A. B.
C. D.
10.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点燃野营篝火时,应该将木材架空,以增大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为了控制森林火灾的蔓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时,最好使用干冰灭火器扑救
11.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12.下列燃料属于未来最理想燃料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乙醇 D.氢气
13.为防止家中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某同学家中的燃气报警器安装位置如图所示,该同学家中的燃气是
A.天然气 B.沼气
C.煤气(H2、CH4、CO等) D.液化石油气(C4H10为主)
14.以下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B.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C.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
15.下图是“粉尘爆炸实验”的装置图,与该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B.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C.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二、填空题
16.燃料经过一次次地变革,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
(1)工业上把煤块粉碎后利于其充分燃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在煤、石油、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
(3)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能源种类逐渐增多,请你举出一例新能源_______。
17.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家庭煤炉燃烧煤时做把成蜂窝煤,这样做是为了______,用过的废弃物煤球渣放到污水池中,发现有去除异味和色素的效果。废弃物煤球渣的作用与净水器中的活性炭相似具有______性,为了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很多家庭用上了更为清洁的新型燃料--天然气,试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进入11月份以来由于连降大雪,南方许多省市断电、断天然气。同学们得知这一消息,展开讨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为安全起见,应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器安装的正确位置应选择如图中的__________。如果报警器显示漏气,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关闭气源阀门 ②打开门窗 ③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19.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与能源有关的问题:
(1)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____(填一种即可)等。
(2)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C3H8和C4H10,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现在,多数城镇居民小区以天然气代替瓶装的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原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在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时,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推断题
20.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写出A、B、D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若收集反应①中的产物C如何验满_________。
21.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代表生成物,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常温下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D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D_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化学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他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1)实验A,为验证CO2含量的多少,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1毫升澄清石灰水,再向空气样品中滴加_____________,分别振荡、观察浑浊程度;
(2)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
(3)实验C,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硫酸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装置用于制备气体时,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若用A、E装置制取H2,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填序号)
五、计算题
24.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量
装置+稀硫酸(足量) 锌样品 装置+剩余物质
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5.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
(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_____(填“大”或“小”)
(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A 8.B 9.C 10.A 11.C 12.D 13.D 14.C 15.D
16.(1)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2)天然气
(3)太阳能
17.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吸附 CH4+2O2CO2+2H2O
18.(1)
(2) A ①②
19.(1)风能(或太阳能等)
(2)
(3)减小
20.CH4 O2 H2O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1.(1) 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2)(合理即可)
22.(1)1毫升澄清石灰水
(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3.(1)水槽
(2)
(3)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到液面以下
(4)bc
(5)①③(或①③②)
24.(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342.10g+20.00g-361.70g=0.40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0g。
(2)设锌单质的质量为x。
解得:x=13.00g
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为65%。
25.(1)大
(2)12.8g
解: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x=12.8g
答:需要氧气质量12.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