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出来的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刮出来的画》通过让学生自由刮色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刮笔的方法,达到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在刮色过程中自发学会点、线、面的和谐搭配,发展审美能力,并且在尽情刮色中,使学生的情绪得以宣泄。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戏性,而且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处于概念化阶段,对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理解、认知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其对事物永久的热情是这一阶段美术课的重要任务。
三、学习目标:
1、复习上节课线条的绘画技法、技巧,尝试学习运用新工具,新材料进行线条表现,提高学生的画面装饰能力。
2、学习运用多种形式的线条组合方式,并且能够合理地添加到画面之中。
3、完成作业时做到心中有腹稿,保证作业的一次完整性。努力做到“随机而变,一挥而就”。
四、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新工具、新材料进行线条表现。
五、教学难点:画面布局合理,线条疏密搭配得当。
六、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刮画纸、刮画作品、硬币、刀叉、瓶起子、竹笔、小刀等。
学生教具:刮画纸、竹笔等。
七、教学过程:
欣赏引趣
1、游戏:刮奖(奖品是不同的刮花工具,有硬币、叉子等)
2、出示课题:《刮出来的画》
观察探究
放白板课件:线描画,复习线描画的绘画方法。
2、师:线描画是由哪三种绘画方法构成的?
3、生:点、线、面
4、师:拿出一张刮画纸,把线描画放到这张刮画纸会是什么效果?出示课件,让学生掌握刮画纸的特点。
5 、师:同学们想不想感受一下刮是什么感觉 ,用新工具刮出点、线、面。
6 、师:分别出示用点、线、面刮出来的画。
7、欣赏完整的刮画作品,放课件。
创新求异
1、变魔术,请来一位神秘的嘉宾(小鲤鱼)。
2、讲解创作要求。
欣赏评述
评价学生的作品。
拓展:保护海洋,保护地球。
八:板书设计:
刮出来的画
点 范画
线 范画
面 范画
九:教学反思
学生对刮画兴趣浓厚,能够运用点、线、面根据画面的格局教学自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