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桥西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选项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综合题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超出答题区的内容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读下图“三地区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2.①②③气候类型中( )
A.①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D.①③分布在各大洲中纬度大陆西岸
读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3-4题。
3.若此海域为太平洋,AB为60°纬线,则( )
A.甲为北半球暖流 B.乙为北半球寒流 C.丙为南半球寒流 D.甲为上升补偿流
4.若此海域为印度洋,AB为30°纬线,则( )
A.受甲洋流影响,沿岸降水增多 B.乙为全球性的西风漂流
C.丙洋流冷海水上泛,形成渔场 D.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
读图,完成5-6题。
5.盛行风给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夏季的高温 B.冬季的寒潮 C.频发的沙尘 D.丰沛的水汽
6.图示两个大洲( )
A.处于同一板块 B.相距将会越来越远 C.边缘有深海沟 D.均有山脉贯通南北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3日3时21分迎来“秋分”节气,标志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凉爽的秋季。今年华北多地秋天迟到,长江流域入秋也偏晚。下图示意中国天气网制定的2021全国入秋进程(截至9月22日)。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迎来“秋分”节气时,全球( )
A.正好处于同一天 B.黑夜的比例较大 C.新的一天比例小 D.白天的比例较大
8.昆明比贵阳先入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洋流性质
9.今年华北多地秋天迟到,长江流域入秋也偏晚,主要是因为( )
A.副热带高压较强 B.冷空气活动频繁 C.夏季风势力较弱 D.台风较往年偏多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2021年1月份某时的天气形势图,此时甲地气温为3.5℃,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24小时后,甲地气温降至﹣4.5℃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保温弱 C.地面辐射强 D.冷气团控制
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A.山脊、向斜 B.山脊、背斜 C.山谷、向斜 D.山谷、背斜
13.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岩层中可能储存石油或天然气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植金石(下图),因其具备轻质、多孔的优良特性,被称为“ 会呼吸”的兰花石。‘种植兰花配土时配入65%左右的植金石,能很好地养护好兰花。据此完成14-15题。
14.根据材料推测,形成植金石最有可能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 B.岩浆侵人地壳,缓慢冷却
C.高温高压条件,发生变质 D.外力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5.种植兰花配土时配入65%左右植金石的主要目的是( )
A.添加土壤的矿物养分 B.加大土壤的昼夜温差
C.提高土壤排水透气性, 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关洲岛位于长江中游的关洲河段,其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到上呈现细-粗-细的变化。颗粒粗细不同的三个地层分别对应关洲岛形成的三个阶段(如下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洲岛形成过程中,该河段流速( )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快-慢-快 D.慢-快-慢
17.未来关洲岛可能会( )
A.与南岸相连 B.与北岸相连 C.堵塞车阳河 D.向西扩展
盐风化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物理风化现象,其过程是含盐溶液渗透岩石表层的孔隙或微裂隙中,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结晶力将盐晶周围的岩石碎屑颗粒撑开而脱落,地貌上会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风化穴小的几厘米,大的可达几米(如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在我国,盐风化现象表现明显的地区包括( )
①西北干旱气候区 ②东部海岸带 ③西南石灰岩地貌区 ④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以下现象中,可能受盐风化影响较大的是( )
①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化 ②花岗岩石蛋地貌的球状风化
③风蚀沟谷的形成 ④台湾野柳女王头像的蜂窝石构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一般来说,受湿润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植被垂直带为植被水平带的缩影。但秦岭北坡自下而上的植被垂直带和秦岭以北黄土区由南向北的植被水平带差异愈来愈大(如下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与锐齿栎相比,辽东栎的习性是( )
A.喜温怕湿 B.耐寒耐旱 C.耐热耐湿 D.喜阴怕干
21.导致秦岭北坡自下而上的植被垂直带和秦岭以北黄土区由南向北的植被水平带差异愈来愈大的原因是( )
A.海拔高度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热量条件的差异 D.光照条件的差异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22-23题。
22.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3~4月 B.7~8月 C.10~11月 D.12月~次年1月
23.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地广人稀和市场广阔 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6月8日主要由海南省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专家组,携带大批医疗援助物资,飞抵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沙阿贾拉勒国际机场。据此完成24-25题。
24.某人看到海南医疗专家奔赴孟加拉国的新闻后,即兴创作对联“同风共雨,兄弟携手抗新冠;一河相通,我首你尾心相连”。“同风”“一河”分别指( )
A.西南季风、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B.西南季风、澜沧江——湄公河
C.东南季风、怒江——萨尔温江
D.东南季风、元江——红河
25.医疗物资包括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部地区 D.西部地区
印度是一个降水充沛,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每年5月份印度常经历高温天气。下面左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右图示意1950—2016年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26-28题。
26.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位于印度( )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27.印度5月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太阳高度较大 ②东南季风影响 ③晴天多,白昼长 ④沿岸暖流流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8.与6月份相比,9月份洪涝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 B.气温较高 C.植被覆盖率较低 D.土壤湿度较大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伊犁河(即图中甲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读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部是高原山地,西北部是平原丘陵 B.地势东南及北部较高,中间低
C.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和缓
30.图示能准确表示该区域特征的是( )
A.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性气候 B.巴尔喀什湖盐度分布为东低西高
C.甲河主汛期在春季,补给类型是积雪融水 D.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
二、综合题(本题包含3个小题,共55分)
31.(本题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该地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劳动力素质较高,且工资水平较低。能源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促进纺织及相关产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二: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M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该地区的典型气候特点。(8分)
(2)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8分)
32.(本题15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年9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比较图中A、B两地气温日较差大小并解释理由。(6分)
(2)预测山东半岛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6分)
(3)判断广东地区可能发布的灾害预警并说明造成该灾害的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3分)
33.(本题24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疆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区,但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高山上发育的众多冰川和相对稳定的积雪是新疆河流、湖泊的源泉,艾比湖是低洼的一个大型咸水湖,海拔171米,湖盆西北部有一大风口——阿拉山口。若新疆区域内气象要素发生突变,便会产生融雪(冰)洪水。下图示意新疆天山附近局部等高线及天山垂直自然带。
(1)简析坡向对天山山脉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6分)
(2)说明艾比湖(咸水湖)的形成过程。(6分)
(3)与天山山脉南坡比较,指出山脉北坡河流分布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4)简述该区域融雪(冰)洪水的形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D 6.B 7.C 8.B 9.A 10.C 11.D 12.D 13.C 14.A 15.C 16.D 17.B 18.A 19.C 20.B 21.B 22.D 23.B 24.A 25.C 26.A 27.C 28.D 29.B 30.D
31.(16分)
(1)深居内陆(地处温带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东南多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年变化、日变化)。(每点两分,共8分)
(2)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坏、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任答四点得8分)
32.(15分)
(1)A地气温日较差较小:A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或B地气温日较差较大:B地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日较差小或大占2分,天气状况占2分,逆辐射保温作用原理占2分,共6分)
(2)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刮风、降温、阴雨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三个阶段各2分,共6分)
(3)台风预警;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垂直气流:上升(每点1分,共3分)
33.(24分)
(1)南坡为阳坡,光照热量充足,同一自然带分布较高;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缺失森林带;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每点2分,共6分)
(2)南、西、北三面地壳抬升,中部相对下降,形成盆地;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量汇入形成湖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形成咸水湖。(每点2分,共6分)
(3)差异:河流数量较多,河流密度较大。原因:(从海洋上来的)西风气流通过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冰川积雪量大),利于河流的发育。(差异2分,西风2分,山地抬升2分,共6分)
(4)冬季气温偏低,山地降雪量偏多,山地积雪量大;春季气温骤然升高,短时间内积雪融水量大,流域内就会出现融雪洪水;夏季气温过高,大量冰川融水短时间内汇入河流,就会出现融冰洪水。(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