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高适简介
壹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 一字仲武,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旧唐书·高适传》中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000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著名边塞诗人,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存诗四卷。其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桂阳孝廉》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解 题
贰
燕,古国名。古燕国所在地,位于我国东北部。此地最早称为“幽州”。蓟,在历史上是与燕并存的诸侯国,且蓟、燕两地相邻。后“蓟微燕盛”,蓟为燕吞并,称为燕国的都城,蓟也成为燕的代称。
歌,为产生于先秦时期歌谣的统称,“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
行,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 。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 曹丕
“边塞诗”
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
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
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析小序·明背景
叁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公元738年。
主将。指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
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应和,唱和。〔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全国卷I)〕
定语后置标志。
给……看。
【问题】请分析小序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小序交代了时间、事件、写作的缘由。为整首诗歌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
写作背景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陁[tuó]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歌朗读
肆
1、自由诵读。
2、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自主学习
燕国 金
旌旆 逶迤
碣石 塞草腓
远戍 玉箸
蓟北 飘飖
yān
jié
féi
jīng pèi
zhù
chuāng
wēi yí
jì
shù
yáo
1、诵读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全班分成3个节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解说理由,一名代表朗读诗歌。
诗歌鉴赏
伍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哪些人? 哪些景?
事:
人:
景:
战争
将帅 士卒(征人) 思妇
塞外秋景
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战事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边烽突起
慷慨出师
力尽关山
轻敌战败
被围不归
两地相思
死斗心愿
怀念李广
出师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请朗读: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家〕汉朝,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
〔烟尘〕烽烟尘土,指代战争,古时燃烽烟以报边警。
〔残贼〕指残忍暴虐的敌寇。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注释】:
【句译】: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恣意驰骋。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今) 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
〔非常〕(古)特别,不一般。(今)程度副词,十分。
〔赐颜色〕颜色:脸色。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指给予褒奖恩宠。
将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天子又破格赐予他们特别的荣耀。
【注释】:
【句译】: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 (chuāng)〕撞击。
〔金〕指军中作信号用的钲、铙[náo]等金属乐器。
〔伐〕敲击。
〔 金伐鼓〕指击打钲、铙之类的金属乐器和鼓,作为行军指挥信号。
〔榆关〕古关名,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旌旆〕旗帜。
〔逶迤〕舒展的样子。形容队伍浩荡,连绵不断。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注释】:
鸣金击鼓军容威整大军同出榆关, 一路旌旗招展曲折行进在碣石间。
【句译】: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校尉〕武官名,泛指统帅。
〔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瀚海〕唐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猎火〕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借指游牧民族兴兵打仗的战火。
〔狼山〕古代称狼山者不止一处,这里借指边地交战区域的山。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已照到我狼山。
【注释】:
【句译】:
(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一句写出了什么?
【明确】运用对偶,写出将军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失利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请朗读: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极〕穷、尽,指到了最远的边界。
〔边土〕即边地,靠近边境的地域。
〔胡骑〕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军队。
〔凭陵〕逼压。
〔胡骑凭陵杂风雨〕指敌人侵犯,来势凶猛如同风雨交加。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注释】:
【句译】: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军前〕战场。
〔半死生〕死生各半,指伤亡惨重。
〔帐下)指统帅的营帐中。
战士们血战疆场半数牺牲半数还,美人们却在将军营帐中又歌又舞!
【注释】:
【句译】: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穷秋〕晚秋,深秋。
〔腓(féi)〕病,此指草木枯萎。
时值深秋大漠塞外百草早已凋枯,孤城落日下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
【注释】:
【句译】: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当〕承受。
〔恩遇〕天子的知遇之恩。
将军身受朝廷恩宠却常骄纵轻敌, 战士拼尽全力关山尚未破除敌围。
【注释】:
【句译】:
【合作探讨】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概括。
【明确】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 ③“杂风雨”天气恶劣。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明确】营造了荒芜、衰败的意境,烘托出士兵心境的凄凉。
(2)“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们的心境怎样?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在描写战士和将帅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被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请朗读: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借指战士。
〔玉箸〕玉制的筷子,比喻思妇的眼泪。南朝梁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征人身穿铁甲远戍边关长久辛苦,思妇泪如玉箸纷落下相思别离后。
【注释】:
【句译】: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
〔蓟北〕蓟州(今属天津)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思妇独守城南因思丈夫心欲断肠,征人驻守蓟北常念家乡空自回首。
【注释】:
【句译】: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飘飖〕随风飘动,形容形容动荡不安。
〔那可〕即“哪可”。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边庭飘飖那可度〕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
〔绝域〕极远的地方。
〔苍茫〕形容荒凉。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让人怎能度过,遥远边陲满目苍茫更是荒无人烟。
【注释】:
【句译】: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三时〕早、午、晚。
〔阵云〕浓重堆积似战阵的云层。
〔寒声〕凄凉的声音。
〔刁斗〕三足长柄的锅,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夜里巡更敲击的铜制用具。
肃杀冷气从早到晚似是战云密布,彻夜寒风吹拂不时传来刁斗声声。
【注释】:
【句译】:
(2)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①借代。铁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妇。②对比。把征人和思妇放在一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
死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请朗读: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纷纷〕表示多。
〔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
〔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战中互看白刃乱飞常有流血牺牲,为国捐躯从来不曾顾及个人功勋。
【注释】:
【句译】: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史记》
【注释】:
你可见过拼死沙场战斗有多艰苦,至今还思念有勇有谋汉之飞将军。
【句译】:
(3)为什么要提历史上的名将李将军呢?
【明确】通过用典和对比,讽刺当时将领的无能和不恤士兵的艰苦。
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因而不像一般的边塞诗那样着重写民族矛盾,而是另辟蹊径,着重写军中矛盾。与此相适应,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加强了艺术表现力。最后怀念李广作结,也是用爱惜士卒、英勇善战的名将作标尺,对比诗中所写将领,给予无情的鞭挞。
全诗主旨
情境默写
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中,“ , ”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
2.《燕歌行》中,“ , ”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燕歌行》中,“________
_______,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4.《燕歌行》中,“ , ”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
5.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燕歌行》中的“ ”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 ”,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少妇城南
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6.《燕歌行》中,“ ”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从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 ”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7.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_____________,
”的凄凉与悲壮。
8.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的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 , ”,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单于猎火照狼山
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9.高适的《燕歌行》中“ , ”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可见诗人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10.高适的《燕歌行》中“ , ”两句从将领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11.高适的《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 , ”。
12.高适的《燕歌行》中通过军情紧急和敌势盛大写战争开始的两句是“ ,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3.高适的《燕歌行》中用蒙太奇镜头写出两地离情深重和久戍之苦的句子是“ , ”。
14.高适的《燕歌行》中先从少妇角度写,再从战士角度写离别之苦的句子是“ , ”。
15.高适的《燕歌行》中“ , ”两句写出了征夫思妇相去万里,永无见期。
16.高适的《燕歌行》中“ , ”两句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①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
②诗歌的中间几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用心教学,培育学子,清高自守,无拘无束,生活朴素,自得其甘。
③诗歌尾联表达对友人宽慰与期许。相信友人一定能战胜病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